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辟蹊径的离合谜
江更生
  江更生

  在灯谜中,除了“会意”手法用得最多外,第二位当数“离合”技巧了。笔者初学灯谜时,曾在民国初年出版的有海派灯谜渊薮誉称的《春谜大观》上见过几条,至今印象深刻。如一条独字谜:“峪”(打昆剧剧目三),谜底为《下山》《泼水》《窥浴》。此谜作如是解:在“峪”字上,下去一个“山”(成“谷”字),再将“氵”(水)泼上,马上可见到“浴”字,故而相扣。这条谜的三个动词“下”“泼”“窥”别解得颇具匠心,在“离合”中起到了拆装及表述作用。还有一条也很有趣,谜面为“秋晓”,也打昆剧三出,谜底为《拆字》《改书》《烧香》,此谜离合得更令人叫绝,原来将谜面中的二字笔画各自拆开,再重新组合,适成“烧香”,这里的“书”已由名词“书信”别解为动词“书写”,使得拆拼顺理成章,全谜扣合自然贴切。

  已故苏州老谜家有条字谜,堪称“离合体”中的经典谜作:“他去也,怎把心儿放”打一个“作”字。面句似元人小令语,语浅情深,其中却藏掖着提示离合意思的要紧字“去”和“把……放”,谜味隽永,是条雅俗共赏的佳构。

  如今,随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对灯谜的需求数量的猛增和难度加深,“离合体”灯谜原先单一的拆拼手法已很难满足猜谜者的胃口了,于是产生了一些植入各种文化元素和多变手法的“离合体”灯谜。有的运用古汉语知识,如文字的原形或异体,古义及引申义等。例如扬州谜家陈楠曾有这么一条谜,谜面为“直”,打成语一句,谜底为“同心同德”。乍一看,令人费解,如果你知道“惪”是“德”的异体字,那就豁然开朗了:“直”偕同“心”字(为“惪”)则正是与“德”相同。

  有的则是使用谜面别解的障眼法进行“离合增损”。如以“双方未曾相遇”打日式调味品“味噌”。“双方”别解为两个方格(即两个“口”字),再与“未、曾”二字相遇,所以谜底成了“味噌”(一种日本酱品,又名“面豉酱”)。再如以“刀切馒头”打匠人工具“刨子”。南方人将包子叫作馒头,如“小笼馒头”等,将“包子”二字中以“刂”(刀)切入,则成“刨刀”。

  前不久,笔者在“猜灯赏谜”(公众号)猜谜QQ群里出了一条糗谜,谜面为“夹紧胳肢窝”,要求打《唐诗三百首》篇目一,很多猜者被我蒙住了,后来揭晓谜底,为《月夜》,原来将“月夜”二字夹紧,则为“腋”字,不正是“胳肢窝”的意思吗?

  最后,留几条“离合谜”让读者动动脑筋,核对的答案在本版。谜如下:1、侑(打《唐诗三百首》篇目二);2、皮草行落户上海(打字一);3、谛(打文坛誉称一);4、分明是画(打京剧名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海上寻味·广告/好吃周刊
双层车
岂会“孤读”
另辟蹊径的离合谜
港湾的下午(摄影)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染衣服
磨剪子嘞戗菜刀
谜底揭晓
三山岛上骑车游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另辟蹊径的离合谜 2016-08-18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