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探讨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
探讨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
探讨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讨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
“名家名剧月”举办高峰论坛
王剑虹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昨天下午,以“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播”为主题的第十届东方名家名剧月高峰论坛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2008年首届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启动时,戏曲演出市场大环境远不如现在,而戏曲商演在浦东更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崛起的“名剧名家月”9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传统戏曲在当下的传播之路。

  昨天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回顾了“名家名剧月”这些年的发展过程。“每个中国人一生中都应该看一场中国戏曲”是“东方名家名剧月”举办之初的心愿。在“名家名剧月”举行期间所作的观众调查显示,如果把从未看过戏曲的观众定义为“新观众”,2008年时这类新观众占2/3,但2009年看过戏曲演出的观众比例就已上升至84%,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是回头客。而如今,“名家名剧月”已经成为上海戏曲市场的一个品牌演出,东艺也被授予“地方戏曲展演中心”的称号。迄今为止已经有24个剧种的136台剧目在此亮相。登台的艺术家汇集了5位梅花大奖、88个梅花奖、56个白玉兰奖和50个文华奖。

  传播推广一直以来都是大部分戏曲院团的短板,而“名家名剧月”这些年来探索了不少对于戏曲而言颇有新意的做法。东艺的总经理林宏鸣表示,传统戏曲要用现代意识和创新理念来传播推广,比如戏曲节目册、宣传册、海报、单片做得同世界著名的乐团一样;又比如改变戏曲演出一贯以来的“随意性”,策划确定演出安排的时间大大提前,以便尽早开票并给宣传推广留出更多的时间;还有围绕“名家名剧月”安排大量的欣赏讲座、见面会等。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表示:“戏曲各个剧种的魅力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始终不被更多的当代人认识,我觉得传播出了问题。”杨俊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戏曲的传播比传承更重要,戏曲不能在自己的圈子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上海的评论家毛时安表示戏曲传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剧院、剧团、剧目要建立互动关系,还要和观众、和市场特别和当下的年轻观众建立心灵默契的互动的良性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06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广告
   第B08版:大网购专版
传统音乐出版路在何方
《咬文嚼字》“唾”语病
“名家名剧月”举办高峰论坛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1“名家名剧月”举办高峰论坛 2016-12-22 2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