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最重要的是被感动——无论是评论家还是观众,不管是出于热爱还是厌恶,都不能忽视作品中无与伦比的情感力量。这些,都是艺术家从生活里和舞台上不断摸爬滚打之后提炼出来的。我早已接受了有些人不认同我的艺术风格,我为那些真正热爱、欣赏我艺术的观众创作,而不是为了迎合批判者。
问:为何您的作品里的主人公,总是痛苦的艺术家,在天才与日常的世界里挣扎,最后走向悲剧结局?
答:作品不能聚焦一个缺乏生活激情、没有复杂的戏剧性经历的人。我曾经考虑过去创作有关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芭蕾舞剧。但是,他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事,只是出书、卖力工作、去世,如此而已。所以我放弃了这个念头。不能认为我是在搜集悲剧故事给大家看。恰恰相反,我要确保表演释放出的情感能贴合观众,充实观众,传递喜悦、希望,带来光芒。真正的艺术不可能脱离激情。我的目的,就是解开人们心绪的谜底。
问:为何来中国巡演,要选择《罗丹》?
答:这是我们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芭蕾作品之一。它甚至被搬到银幕上。在俄罗斯制作的剧目,向法国雕塑家致敬,在中国上演,是很有趣的事。舞蹈是通用语言,能让不同文化的人团结在一起。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