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听前人的故事,喜欢听古老的故事,那是岁月,是人类的过去,人类的历史。当我突然发现步入现实中的历史,步入那滞留在原地的岁月时,我的感动,我的惊讶,我的百感交集,真是不可名状。
那个夏天,我在欧洲,在那个被称为“国中之国”、“袖珍之国”的圣马力诺。其实,它只是之一。在欧洲,被称为袖珍之国的共有八个,另外七个是梵蒂冈、安道尔、摩纳哥、卢森堡、列支敦士登、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
在欧洲游走,时间总是嫌不够,在卢森堡街头漫步时,有人提醒说这样安静美丽的国家在欧洲不止一个,有三个国家是被人连起来叫的:比卢荷。于是你想起来,你确实刚从比利时来,你下一个要去的正是荷兰。你在梵蒂冈瞻仰圣迹时,人们催着你去罗马和意大利别的地方转转;于是,你不停地被催促着,不停地在美丽景致中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来到了这里,这个叫圣马力诺的美丽小国。
以前读到过《格力佛游记》里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但那是小人国,不是小国。中国战国时有一个夜郎国,到西汉前就消失了,那是真正的小国。我一直很钦佩那些小国的生存之道,钦佩它们那种周旋于大国之间而安然无恙、独善其身的本事。当然,欧洲小国的生存问题另有它们的特殊历史背景。
圣马力诺全称圣马力诺共和国,这个小国被意大利完全包围,是一个与梵蒂冈一样的国中之国。这个国家的名称来自一个叫马力诺的石匠。公元3世纪,这个基督徒石匠为了躲避罗马帝国皇帝的迫害,创立了圣马力诺。圣马力诺最早是一个族群,实行族长管理。过了将近1000年,才有了圣马力诺共和国。
当然,我无意展开对历史的回顾,因为时间等不得。我们当时正跋涉在圣马力诺共和国中部蒂诺诺山的山路上,说是山路,因为路在山上,但平坦不崎岖,略感有些坡度,走得累了,是路长的缘故。走着走着,我想起了电影《老枪》,《虎口脱险》,那些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时的欧洲,眼下这条山道正好一点没有现代化的味道。
进入圣马力诺共和国首都圣马力诺市后,依然是山路,路很窄,铺路的石块应该是上个或更上个世纪的,我们就像走在一个村镇里,但它确确实实是个城市,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首都。
圣马力诺人跟意大利人同宗同祖,其实就是意大利人。你知道,意大利人很朴实,这些精于手工制作的,用音乐、用歌唱表达生命感情的意大利人,朴实,真诚,让人想到土地、庄稼、葡萄酒,想到人类的祖先,农民。那些在欧洲大陆以外让人眼花缭乱的名牌,那是世界对他们劳动的尊重,是尊称。对着这些人,对着这些以诚相待的异国友人,你会想到人类的来路。你在那些橱窗前看了又看,选了又选,然后掏出钱来,选了几张,一套,印着这个共和国图案的邮票,你给了店主钱,店主给了你那些邮票。然后,用英语,用法语,用谁也听不懂的意语,你们互相道别。
圣马力诺的特产是邮票,它的邮票只在国内通行。人们购买圣马力诺邮票,用于集邮,也为记下他们来过此地,来过这个国家,圣马力诺。
跟欧洲许多国家一样,跟意大利一样,人们喜欢坐在露天酒吧或咖啡馆,谈天说地,谈论天气,谈论美食,谈论时事,谈论天下大事,谈论行走在欧洲大陆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圣马力诺很美,这个国家,这个城镇,这个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东部的国中之国,袖珍之国,山地之国,就像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里写的。
圣马力诺在一战中保持中立。二战时,圣马力诺被德军侵占。1944年夏,英国空军对圣马力诺实行“无差别轰炸”,60名平民遇难,100余人炸伤,圣马力诺被激怒,同时对同盟国和轴心国宣战。11月,击溃圣马力诺境内德军的英军与圣马力诺签订和平协定,英军随即撤出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国徽下端的白色饰带上有表示自由女神的文字“自由”,意大利战争时期,许多人逃亡到这个自由国度寻求庇护。圣马力诺市人口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