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9月,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金砖国家首次外长会晤。此后,每年依例举行。
■ 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第一次“金砖峰会”举行。
■ 2010年4月,第二次“金砖峰会”在巴西召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 2010年12月,正式吸收南非加入金砖机制,“金砖四国”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
■ 2011年4月,在中国三亚,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第三次会晤。加强金融合作成为此次峰会一个重要成果。
■ 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会晤推动了金砖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并强调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 2013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德班举行。此次峰会中,五国决定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金砖国家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金砖国家成立新开发银行。
■ 2015年7月21日,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
■ 2016年12月,新开发银行首个项目——上海临港智慧新能源推广应用示范项目正式签约。
■ 2017年6月,金砖国家外长会晤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介绍了“金砖+”概念。“金砖+”指的是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互动及合作,更好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和集体意愿。
■ 2017年9月2日,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将在上海世博园区动工。
■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厦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