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二季,节目做得不错,明星表现得比头一季好,我挺爱看。唯独有一点觉得不大妥,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三位评委中,导演冯小刚称呼郭德纲,总是叫“郭老板”,而郭德纲也常常回敬一句“冯老板”。老板来老板去,乍一听,还以为是生意场。
在东方卫视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平台上,相互称呼“间言必称老板”,总让人觉得颇为刺耳。艺术本是一件高尚的事,怎么老跟钱扯上关系?
要真说他们两人就那么俗,也未必。追根溯源,“老板”原是京剧中的一个名词,后来腕比较大的演员都被称之为“老板”。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后,汪伪政权想请京剧大师梅兰芳出来唱戏时,就称他为“梅老板”。
所以说,以前常把“角”叫做“老板”。我想冯小刚和郭德纲,应该也都是这个意思。但那一般是旧社会的约定俗成,普通百姓大抵是不太明白其典故的。现在提起“老板”,都是泛指有钱人,难道导演组还要出个字幕加个解说注释?
有人说,不就是个称呼嘛,至于那么在乎?这方面,还真不好随便。
拿党政机关来说,今年起,包括广东、江西等多地都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明确规定: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得以“老板”“老大”等称呼领导干部,此举就是针对一些地方党内称呼出现庸俗化、江湖气的趋势。
即便是在做生意的行当,也有讲究。地产商上海万科前不久就专门发过一份文件,禁止内部随意称呼领导为“总”,违者罚款100元。
言必称老板,其实是种社会病。朋友见面,包括同学聚会,好像不在姓后加个“总”字,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一样,以至于很多人戏言现如今是“教授满街走,老板多如狗”。
冯小刚、郭德纲都是公众明星,又是在东方卫视这样一个具有普遍影响力的社会平台,更应该注重社会责任感。提倡一种更健康、更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他们和主办方都责无旁贷。动辄叫“老板”,多多少少透出一股市侩味。其实大可以叫“老郭”、“郭先生”甚至“郭大师”,为何一定要叫“郭老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