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什么样的“惯例”不能惯
王耿
  一位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抱怨道,对单位里的一些风气看不惯,时常提几句意见,结果总被人呛回去,借口千奇百怪,当实在拿不出规矩、讲不出道理时,就干脆给他摆上了“惯例”二字。他愤然问,此种“惯例”,能惯着吗?

  所谓“惯例”,意指“一贯的做法”,就是一直以来的态度、行为。从工作角度看,那些良好的习惯、宝贵的经验,的确需要传承。然而,怕就怕打着“惯例”的旗号,固步自封、逡巡不前,名为公家的“例”,实则是私心的“欲”,阻碍着改革与创新。

  不能惯着的“惯例”,大抵分三类。一类压根就是陈年积弊,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消费、公款送礼,任何时候都要坚决打掉。另一类属于不合时宜,可能当年成例的时候,多少有一定的历史缘由,但随着世易时移,迫切需要除旧布新。还有一类则是人为设障,明知道谈不上“例”,偏揣着明白装糊涂,心里头暗藏着自己的小九九。

  显然,一、三类“惯例”均需革除。至于“新陈代谢”之例,则应辩证看待。往来成古今,由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时时警惕对旧秩序、旧事物的路径依赖。凡是违背法治原则、侵犯群众利益的“惯例”,委实不能再惯着了。(王耿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快递实名制要兼顾“两个安全”
为什么我们这样焦虑?
干嘛叫得那么俗气
什么样的“惯例”不能惯
修电梯的为何不爱乘电梯?
羡慕小鸟
美国版评论/随笔A05什么样的“惯例”不能惯 2015-11-13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