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修电梯的为何不爱乘电梯?
吴兴人
  吴兴人

  小说《围城》形容婚姻说,城里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在现实生活里,类似事情时有所闻。

  比如,没有安装电梯的老公房居民,迫切要求装电梯,而装了电梯的居民,有人却怕乘电梯。最典型的,莫过于修了26年电梯的专家冯坤荣,楼层低于4层的,他徒步走上去。不得已乘电梯,他走进电梯轿厢时,势必关心几样东西:什么牌子?是否生产厂家维保?维保过期了没?等等。

  冯坤荣的担心,出于他的“职业病”,也出自他的责任心。近年来,电梯关人、“吃人”事件接二连三。在杨浦区华升新苑小区,有53台电梯,已运行了少则10年、多则15年,陆续进入“高龄”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家住52号楼的陈小姐每次走进电梯都有点担心:这次会不会又被关了?今年10月11日傍晚,宝山万达一部电梯从五楼掉到了B1,两人被关,幸无伤亡。

  冯坤荣不爱乘电梯的担心提醒有关部门:电梯安全,非同小可,不要等到出了人命,再来亡羊补牢。据悉,上海目前有电梯19.3万台,住宅小区电梯近8万台,数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但是,电梯的老龄化程度严重。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住宅小区电梯约有3300余台,超过20年的有383台。这3683台超期服役的电梯,是隐藏在上海住宅小区里的隐患。高处不胜寒,电梯一旦从高处跌落,后果不堪设想。电梯安全是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市民多方参与、共同解决。电梯维修要定规章,服务要创新,经费问题更要妥善解决。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电梯的普及是科技发展、都市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电梯有毛病,要及早治,等不起、拖不得。住宅电梯要经常体检,有病治病、没病防病,老电梯该修则修,该换当换;新装电梯也不能疏忽大意,商场的上下电梯则要每天维护;电梯老公房装电梯一事,同样要抓紧进行。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最近多次对人说:“晚报的影响真大,我最近碰到许多老观众,他们都问我:‘侬屋里电梯装好了伐?’”可见此事事关上百万人的民生大问题,尽管难度不小,还是不可回避的、不容踢皮球。

  消除冯坤荣之忧,这里还要顺便提一下: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电梯修保工,乃是当务之急。电梯维保工的工作非常艰辛。有一段顺口溜说:“一个电梯维保工,两部手机,三餐不定,只为四季维保,拼得五脏俱损,六神无主,仍然七点起床,八点上岗,晚上九点不返,十分辛苦!”没有良医,岂能治病?修理电梯亦然。切实改善电梯维保工的工作环境和提高他们的待遇,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快递实名制要兼顾“两个安全”
为什么我们这样焦虑?
干嘛叫得那么俗气
什么样的“惯例”不能惯
修电梯的为何不爱乘电梯?
羡慕小鸟
美国版评论/随笔A05修电梯的为何不爱乘电梯? 2015-11-13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