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对于坐飞机那是最好不过了。一次飞云南,恰好遇上强冷空气过后的大范围“傻晴”天气,从虹桥起飞后,首先就是太湖、天目山、千岛湖、黄山……众多江南胜景如玲珑盆景般从翼下掠过。然后,航班利用省会城市作为途中的导航点,一路依次经过了南昌、长沙、贵阳、昆明,从一座座格局各异的城池,到城间的风景名胜,一路上只能用目不暇接来形容了。
然而,在看到山河之美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山河之痛,其中最令人不悦者莫过于雾霾。冬季的逆温现象是爆发大面积雾霾的重要气象因素,这季节坐飞机出行,往往只要几分钟就能从1000余米厚的浑浊空气中钻出来,那一瞬天空霎时变得湛蓝,此刻观察地平线,你会发现雾霾层和上面的干净空气是那么泾渭分明,雾霾完全无法向上扩散,只能水平流动,大地仿佛就像被盖上了一个灰褐色不透明的玻璃罩,城乡无差别,只有那些1000多米高的山尖才能幸免。经过这样一次飞行,恐怕你不会再对去郊区避霾抱任何幻想了吧。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触目的“大地伤疤”,比如在飞机即将抵达深圳前,一座满目疮痍的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回去比对卫星照片并查资料得知,这是珠三角第一峰——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云髻山,但其北坡却因乱挖滥采瓷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的积水湖危及山脚下的村庄安全。这样的生态灾难纵使有再多的新闻报道或许也比不上空中的这一瞥让人感到痛心。
想要在空中观景,选择一个合适的座位是很重要的。以双发中型客机为例,经济舱中位于机身中段的靠窗位显然是不能选的,因为窗外视线完全被机翼和发动机阻挡。位于商务舱后的头两排经济舱靠窗位有着非常好的视角,只有一部分后视角可能被发动机所挡,但这些位子一般极为抢手。我最乐于选择的却是最后几排的靠窗位,第一是位子不紧张;第二,虽然前视角中会不可避免地看到机翼的外侧,但是在摄影时翼尖反而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构图元素;另外,坐尾部上厕所可方便了。
光线对观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座时应根据飞行的时段和方向来决定坐左舷还是右舷,比如早上从上海飞香港想看顺光地景不想被太阳晃眼,那就一定得坐右舷了。如果要摄影,最好的工具就是去低通滤镜版的单反或微单,因为要让舷窗上的划痕或脏污不致于影响画面,就得用大光圈,而去低通之后可保证在大光圈下也有不错的边缘锐度。航拍的好处是不需对焦,镜头焦距调到无穷远,直接按快门,就能把空中转瞬即逝的美景存入自己的相机,怎能不说是件大快朵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