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别拿创业当借口
范洁
  范洁

  上周,创业圈不太平静。

  先是一家名为“宅代洗”的O2O洗衣平台在接受采访时,自曝初创期曾为增加订单,剪断一所高校自助洗衣机的电源线,这次“强制试用”让平台订单量增加,首月盈利60万。该团队一名员工还引以为荣地转发报道:“先给自己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先剪断十万条电源线!”

  后是电商企业“楚楚街”副总裁蒙克凌晨在朋友圈、微信群等连续发出多条“救救救救”信息,随后手机失联、住宅公司遍寻无果,引起亲友同事及热心网友自发找人,最终选择报警。

  两起风波都被证明只是营销。

  宅代洗CEO郭超宇微博发布公开信,澄清并未剪断过洗衣房电线,承认该事件纯属商业炒作:“想快速打出品牌知名度,公关团队才会策划本次‘剪电线’事件……望所有人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创业不易,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而“失联”的蒙克则在当天下午发文道歉,称“救救救救”只是为推广楚楚街9月9日9时9分举行的年度大促:“每个营销人内心都有一个想做‘事件’的心,我也不例外,况且我正处于一个非常想证明自己的年龄。”

  创业圈怎么了?如此策划“事件”、博取“头条”,难怪有人问,本以为在娱乐圈才会看到的无底线炒作,什么时候蔓延到了创业圈?

  双创热潮,追名逐利也许无可厚非,创业者的急迫甚至焦虑也能理解。眼球经济,生怕刚冒出尖尖角就被一波一波的后浪淹没,于是借助热点甚至制造热点将“营销最大化”。但纵是如此,也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公序良俗和法律责任,刻意、恶意地消费外界对人性的信任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财经作家吴晓波对这场风波评价道:“创业者的底线是不作恶。年轻人过度透支信用,肯定是不合适的。”深以为然。我们常说,营销与推广只是手段,产品与服务才是核心,现在看来,品德与理念更是生命。如此三观不正、行为不端的企业,让投资者、用户和同行情何以堪?

  创业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不该成为突破底线的借口。成功路漫漫,望前赴后继者引以为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1元购”骗局乱象待整治
一声“请”与2欧元
别拿创业当借口
推进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怎样成为“改变世界的公司”
这“子弹”便宜,两千块一万发!
美国版评论/随笔A05别拿创业当借口 2016-09-06 2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