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创业圈不太平静。
先是一家名为“宅代洗”的O2O洗衣平台在接受采访时,自曝初创期曾为增加订单,剪断一所高校自助洗衣机的电源线,这次“强制试用”让平台订单量增加,首月盈利60万。该团队一名员工还引以为荣地转发报道:“先给自己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先剪断十万条电源线!”
后是电商企业“楚楚街”副总裁蒙克凌晨在朋友圈、微信群等连续发出多条“救救救救”信息,随后手机失联、住宅公司遍寻无果,引起亲友同事及热心网友自发找人,最终选择报警。
两起风波都被证明只是营销。
宅代洗CEO郭超宇微博发布公开信,澄清并未剪断过洗衣房电线,承认该事件纯属商业炒作:“想快速打出品牌知名度,公关团队才会策划本次‘剪电线’事件……望所有人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创业不易,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而“失联”的蒙克则在当天下午发文道歉,称“救救救救”只是为推广楚楚街9月9日9时9分举行的年度大促:“每个营销人内心都有一个想做‘事件’的心,我也不例外,况且我正处于一个非常想证明自己的年龄。”
创业圈怎么了?如此策划“事件”、博取“头条”,难怪有人问,本以为在娱乐圈才会看到的无底线炒作,什么时候蔓延到了创业圈?
双创热潮,追名逐利也许无可厚非,创业者的急迫甚至焦虑也能理解。眼球经济,生怕刚冒出尖尖角就被一波一波的后浪淹没,于是借助热点甚至制造热点将“营销最大化”。但纵是如此,也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公序良俗和法律责任,刻意、恶意地消费外界对人性的信任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财经作家吴晓波对这场风波评价道:“创业者的底线是不作恶。年轻人过度透支信用,肯定是不合适的。”深以为然。我们常说,营销与推广只是手段,产品与服务才是核心,现在看来,品德与理念更是生命。如此三观不正、行为不端的企业,让投资者、用户和同行情何以堪?
创业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不该成为突破底线的借口。成功路漫漫,望前赴后继者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