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会来个莫名其妙的暴跌,但昨天确实发生了,由此,11月份两市收盘指数均创下今年月收盘新低。11月监管层出台很多措施,然而沪深股市不为所动,使得10月反弹昙花一现,市场重归低迷。
月收盘指数创出新低
11月股市走势明显分成上半月和下半月两个阶段,以11月16日为分界日。上半月,沪深股市延续10月反弹走势稳步攀升,上证指数11月以2450.33点开盘,上半月最高上摸2536.78点,似乎形势还不错。
但是,11月16日上证指数下跌2.48%,告别2500点大关,拉开了下半月下跌的序幕。尤其是11月18日,上证指数在2450点处留下一个向下的跳空缺口,更预示着下半月市场的惨淡。昨天,上证指数再次暴跌78.98点,跌幅高达3.27%,最低跌至2319.44点,也是11月的最低点,最终报收2333.41点,昨天的暴跌使得上证指数11月下跌5.46%,而2333.41点的月收盘指数,已经低于9月的2359.22点的收盘指数,创下今年以来月收盘新低,也是2009年2月以来的月收盘最低。
深证成指11月以10389.02点开盘,最高上摸10791.39点,最低就是昨天创下的9626.76点,报收9693.38点,月跌幅为7.51%。中小板指数11月跌幅为4.42%,表现最好的是创业板,创业板指数11月下跌1.72%。
权重股表现不佳
11月大盘呈现普跌态势,从分类指数看,绝大部分指数都是下跌的,相对而言,消费类股票和医药类股票表现稍好一些,上证消费指数11月上涨2.78%,是涨幅最大的指数;上证医药指数微跌0.3%,也是11月表现较好的板块。
地产指数是11月跌幅最大的指数,跌幅高达10.36%,而上证金融指数11月下跌7.24%,跌幅也不小,可见,大盘蓝筹股11月表现不佳,是导致大盘很弱的主要原因。
政策举措影响不大
11月大盘很低迷,但是,市场新闻很多,首先是11月证监会主席进行了调整,其次,证监会这个月里出台了不少措施,回应了市场的诉求,其中,像创业板退市政策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政策。
看看11月市场各方的评论就可以知道,投资者对沪深股市骂声一片,市场的焦点集中在上市公司缺乏分红回报、退市制度缺乏、新股发行量太大等。而证监会也很快回应了这些诉求,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特别是本周出台了创业板退市制度,其中不乏独特的制度安排,如暂停上市期间不准资产重组等等,退市制度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象征意义上。应该说,这次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是有历史意义的,将来如果能够运用到主板上,对股市投资理念会产生很大影响。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对股市上涨产生任何影响,这让人想起2005年5月份证监会推出股改措施,虽然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但是,当时股市非但不涨反而下跌,甚至最低时候跌破千点大关。
然而,重大举措的历史价值最终会得到市场的认可,2006年沪深股市一轮大牛市喷薄而出,这次创业板的退市制度,尽管还不能与股权分置改革相提并论,但其重要性相信在以后也会体现出来,所以,投资者不能被股市短期的迷雾蒙蔽了双眼,只有迷雾消散时候,我们才会看到市场的真面目。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