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出处
让孩子明白钱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最初遇到的金钱问题,体现为购买东西的欲望。从刚刚会走开始,他就会要这要那——吃的、玩的,等等。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金钱到底是什么,他认为金钱就好像是从父母口袋里冒出来的,可以用它换来很多好东西。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的第一项金钱教育,就应当是——告诉他,钱是怎么来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进行必要的金钱教育,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在孩子眼中,父母就会成为无限提款机,钱可以变戏法一样变出来……这类孩子长大后,不仅会缺少赚取金钱的能力,更会严重缺乏感恩的心态,一味向父母索取,而不知回报。
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教导他的孩子“把你所有的钱当作‘辛苦钱’”——钱如果赚得太容易就不会珍惜,所以在理财中,心中觉得这钱来之不易,是“辛苦钱”,就会备加珍惜。每个孩子都是天性善良的,在没有受到教育和影响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而引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带领你的孩子一同去“消费”!
注重规划
尊重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建议
IBM前董事长沃森——规划“钱”程。理财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规划好自己理财的目标、计划等。IBM前董事长沃森就明确要求他的儿子从上初中时起,要做出每周的零花钱支出计划,每月的收支目标,使儿子从小就树立起了商业意识,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良好的理财习惯创造了其辉煌的业绩。
4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每周或每个月给一次零花钱,让孩子知道一段时间内,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多少钱。这是帮助孩子“延迟满足”和“节制欲望”的好办法。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可以帮助他约定这些钱的使用范围,做一个大致的计划,养成量入为出的习惯。
当零花钱将被孩子用来满足我们“不赞成”的消费欲望时,父母还是应该在尊重孩子自主零花的基础上,提一些建议,如果父母管得过严,孩子买什么东西都要听父母的,那么孩子不过像是一只“储蓄罐”,完全失去了利用零花钱来培养其精明消费和理财本能的意义。父母要清楚,孩子在用零花钱上走一些弯路,也是让其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例如孩子被“喝饮料,赢大奖”的宣传所吸引,一口气拿出所有的钱买了饮料,最后发现什么奖也没有中到,他会反思刚才的冲动;再如孩子被“吃干脆面,集画片,赢海南游”所吸引,我们也不妨
让他尝试一回,当他发现再买一箱干脆面,怕也集不齐那18张画片时,他自会醒悟。
鼓励启发
用零花钱来表述爱心
家长要避免宝宝的零花钱只用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有些宝宝有了零花钱后非常小气和自私,买了东西只顾自己一个人享用,还对父母说:“这是我的钱买的,你可别想尝!”父母此时千万别笑笑就算了,而是要对宝宝讲明白,爱是互相的,在家里,在朋友之间,只有懂得分享的宝宝才会受到欢迎。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情感至上。美国“钢铁大王”曾经对他的孩子说:“金钱不能换来感情。”他认为:“如果我特别大方,给你们很多钱,那你们可能只记得我的钱,却记不住我这个人。如果我特别抠门,可能也得不到你们对我的感情,所以我宁愿多花些时间关心你们,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因为在关爱面前,金钱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你们应该牢记最能打动商人心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感情。”父母应鼓励和启发宝宝用部分零花钱来表述爱心,如买小礼物为爷爷奶奶过生日,如将部分找零放入超市收银台边上的“希望工程募捐箱”,或者将积攒下来的钱买一个新书包送给报纸上报道的“贫困学童”。相信这些爱心教育将在宝宝的心灵空间中种下善良与分享的种子,等宝宝再长大些,这些种子自然会开花结果。 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