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谈“一滴水”
~~~———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谈“一滴水”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下空间,功能外还有视觉美
———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谈“一滴水”
程国政 兰翔 李佳卿
■充满线型感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候船室
■十六铺高大的“阳光谷”,为滨江景观添色
■阳光下,建筑的线型富有韵律与节奏
■连接地面上下的北外滩螺旋形楼梯
  ◆程国政 文 兰翔 李佳卿 摄影

  [地上和地下协调发展]

  今天,城市里的地下空间已经告别了封闭、潮湿、阴冷的时代,功能便捷、采光敞亮、环境宜人早已为城市中人所熟悉、所认可。城市广场绿地和大型建筑物的地下,更有三十余座城市规划建设地铁,数十座地下综合体的建成使用,都把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拓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把城市地上、地下的协调发展推向更宽的广度。

  但是,“地下空间除了功能和安全的要求外,视觉美的追求更应上层次。”同济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束昱教授近日告诉记者。

  [一滴水渲染文化天地]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营造已经全面进入‘美时代’。”束昱教授开门见山,无论是十六铺码头地下空间的文化营造,还是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的文化渲染,无一例外地都是大手笔。

  先说十六铺,筋骨高张与玻璃作顶的透明大伞,让我们依稀又见世博轴的风姿;从地下往上,东方明珠居然尽收眼底。

  再说国际客运港,大颗的水滴,湛蓝的立柱、柔曼的藤萝、大块的绿荫,客运港的地下空间美不胜收,配上浦江边港口候船室那颗硕大无比的“一滴水”,这“一滴水”竟收揽了一个世界。

  “这都是近年来上海城市地下空间注重环境美的经典之作,它们让我们看到设计者和建设者对地下空间环境美的追求与创造。”束昱说。

  [艺术审美不能够缺席]

  “地下空间的审美追求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长期从事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的束昱强调。

  如今,每一座大中城市的地面都被塞得满满的,“我们的地下空间不能重蹈地上城市建设的覆辙。”束昱说,从规划开始,地下空间里,阳光、新鲜空气、活水和绿色植物,都是一个也不能少的;不仅如此,“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积淀当然也要艺术地进入,这座城市的性格、理想和追求也要自然而然地融入。”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地下空间的艺术审美与营造不能缺席。”束昱指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地下空间,功能外还有视觉美
城市文化加点情趣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B01地下空间,功能外还有视觉美 2012-01-14 2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