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一箭三雕
小偷们见“胡大个子”是石板一块,油盐不进,就给他来硬的。如果不拔掉这个“钉子”,他们就只能白白丢弃沪宁线上的这块“肥肉”了。
一天凌晨2点多,家里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胡雪林妻子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一个恶狠狠的男人声音:“你告诉大个子,我们要杀你们全家!”妻子吓得一哆嗦,把话筒啪嗒扔到了地上。这样的恐吓在胡雪林的反扒经历中屡屡发生。他是一个不吃软,更不怕硬的家伙。在与偷窃分子的搏斗中,他常常遭遇命悬一线的危险。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在一辆公交车进站后,一名彪形大汉穿着军大衣,趁旅客拥挤着上车的时机,他把手伸进了一个旅客的口袋。这时,胡雪林扑上去,把他从车门上抱下来,重重地把他摔在地上。胡雪林用一只脚踩住了他的头颈,他一时动弹不得。就在一瞬间,胡雪林发现他的右手伸进军大衣的内襟正在掏什么,他判断小偷大衣内可能有凶器,立即抓住他的右手臂,把扒手的右手别到后背来。等把扒手的两手铐住,剥下军大衣一看,里面藏着一把长达30厘米的匕首。事后,扒手威胁道:“要不是你把我右手别住,你非死即伤!”
另有一个同样从北方某省来的扒手,在镇江大市口10路站台行窃时被胡雪林发现,扒手突然从腰间拔出匕首,用生硬的汉语狂吼:“你走开,不然就捅死你。”胡雪林冲上去,飞起一脚踢掉了扒手手中握着的匕首,扭住其双臂,将其生擒。前年夏天,一名哑巴扒手正躲在市区酒海街内一个偏僻角落“洗包”(清理偷来的钱包),被跟踪而来的胡雪林逮个正着。哑巴小偷为了逃脱,像甲鱼似的张嘴一口死命咬住胡雪林右手大拇指,顿时鲜血淋漓……但小偷并没有因此从胡雪林手中逃脱。
这件事发生在某年10月长假期间,三个小偷因不听贼头的告诫,冒失在公交车上作案被胡雪林一人擒获。是谓“一箭三雕”。
根据胡雪林的经验,小偷最猖獗活跃的时段有两个:一是逢年过节,因为单位里刚发了奖金,人们口袋里钱多,外出购物旅游的人也就多;二是春秋两季,因这个季节人们衣着不厚也不太薄,适宜于小偷下手。冬天穿棉袄、羽绒服,钱包藏在里面,不容易摸到。而夏天人们衣着单薄,偷东西很容易被肌肤感觉到。
小偷或许只依靠本能和感觉出没,并没有“经验汇编”之类来指导行动。这些都是胡雪林靠长期观察积累悟出来的。
这天天刚蒙蒙亮,街头只有少数憧憧人影匆匆来去,都是刚下夜班的人或是赶早班的人。也有早醒到公园散步打拳的老人。胡雪林此时已现身在通往黄山旅游区的车站周围。忽地,他看到马路对面走来三个小青年。虽然他们从衣着、举止、外貌上看,三人应该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省份或地区)。两人穿西装,一人着夹克衫。但三人却装出互不相识的样子,相互不打招呼,各走各的路。他们同时在三个不同的摊点买早点吃,其中两个人吃的是馄饨,一个人吃的是油条。胡雪林从他们的形迹判断,这三个人必是小偷无疑。
果然,吃完了,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分别从前、中、后门登上了2路公交车。胡雪林紧随着他们从后门上了同一部车。中间那个一上车即脱下夹克衫用作掩护,开始寻找目标了。一会儿,夹克衫得手了,从一个老人口袋里掏出了钱夹(后检查钱夹里有800元)。胡雪林一把抓住他捏钱包的手,用手铐将其手铐住,然后让司机把车开往派出所。这时前后两个同伙也慌了,想下车而不得。胡雪林另一只手把靠前门的小青年揪过来,说:“老老实实跟我走吧!”然后,胡雪林又把目光瞄向车尾的那个同伙。他不等胡雪林动手,就主动靠过来说:“你是大个子?你不用来,我自己来!”胡雪林笑了:“有这自觉态度就好!”有趣的是,车到大西路车站停下,胡雪林看到了一张老面孔在下面等,此人叫王大宝,已经四次因偷窃被胡雪林抓进看守所。他正在车下等他的“虾兵蟹将”。看到胡雪林,他知道情况不妙了。他责怪三个被押下车的小青年:“叫你们在镇江不要动手,你们偏偏不听我的!”王贼头原本计划带他们到另一个地方去活动,没料到计划被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