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位女大学生,毕业后两年也没有回家,偶尔打个电话给弟弟,问问家里情况。父母盼女心切,跑到南京来寻女儿。谁知她已从原应聘的单位跳槽,现在又具体应聘到哪个单位,没有人能说清楚,老人不得不求助于新闻媒体。
或许,有的人因为工作在特殊岗位上,像公安、交通、通信等岗位,大家春节放长假,他们却更忙,不仅没有假期,还要加班加点。那也可以把父母接来过春节,用另一种方式过一个团圆年。宁波有一家民营企业,对春节加班的职工,让他们把父母接到厂里来过春节,父母不能来的,企业派人前去表示慰问,这是美德之举,值得倡导。
现在一些“不归族”、“恐归族”并没有多少正当理由,有的说票难买,有的说假期太短,有的说回家的“人情费”吃不消,有的说已不适应老家的生活。前面三条有点关系,主要还是最后一条。特别是家在农村或小城镇的人,他们觉得家里太脏,不适应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一年土,两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思想的反映。无论你现在住得多舒适,生活水平有多高,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爹和娘,千万不要忘了生你养你的故乡。还是那句话,新春佳节期间该回家看看,看看你的爹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