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何,何乐之有?腰板挺且直,声气若铜钟。杖围之年,笔耕不止,逶迤行文于故事,其乐自得之无穷。(新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沛忠写故事,如石榴结子,多。时代飞速发展,社会色彩斑斓,坊间可采可写之事自然也多。然人心浮躁,熙熙为名而来,攘攘得利而去。倘若声称自己想搞故事创作,必有人嘲呵一声,“侬有空哦!”然静得心来,采风于田头坊间,安下神来,埋首于书桌案几之上者,老何也。今日一章,明日一篇,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如今老何能游刃有余从其众多故事作品中精选56篇21万字,汇编成集,没有一个“多”,便捉襟见肘,断难成事。
沛忠写故事,如神行太保,快。人到暮年,节奏渐慢,自然规律,难以违拗,但老何堪比廉颇,廉颇以“饭桶”示人,老何以“快刀”彰显其思维敏捷。高铁有昼发朝至之旅,老何写故事则常常晨起落笔于龙头,夕至收笔于豹尾,洋洋洒洒五六千言的一篇故事,鼠标一点,须臾间便呈编辑面前。然高铁尚有追尾之虞,可老何写故事因选材独特,蹊径另辟,即便出手很快,鲜有与人“撞车”之案例。倘若需修改,发回再审,老何不急不躁,不怨不嗔,修修补补,增增删删,不多时即改帽换靴,鼠标探路,又来敲门,几次三番,总能登堂入室,遂了编著双方心愿。七旬之人出笔如出剑,端得一个“快”字,在故事江湖上由此得一诨号“快刀手老何”。
沛忠写故事,如看戏喝彩,好。
写故事出手快,效率高,或曰何难,只要不瞻前顾后,举笔为斧,一路砍杀过去便是,犹如那梁山黑旋风李逵。但老何不是莽夫,虽不及智多星吴用那般运筹帷幄,但老何生于会稽,也有绍兴师爷心思缜密之遗风,他写故事是疏中有密,快中求好。吾以为写故事如历三重风景,铺排情节如山间行走,看林遮树障,峰回路转,刻画人物如漫画、白描,寥寥数笔,顷刻活灵活现;遣字用语如随手采集,阡陌巷闾,野语俗话,平直道来,朴素有趣。读老何的故事,便知其颇谙此道。
快乐老何,何乐之有?一烟,一茶,一屏,一键,一篇故事,一则小品,构思也乐,行文也乐,发表也乐,退稿也乐……
《何沛忠故事作品选》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