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闸北区的陆阿婆也有同样疑虑。陆阿婆目前独居,十多年前患大病动过手术,以往每到年节都能从所在街道领取300元或200元不等的补助,可今年没领到。阿婆心存疑虑,想向居委会询问,但有些顾虑。她表示,不是在乎几百元钱的问题,而是觉得有政府的关心会更温暖些。
记者致电市民政局欲了解相关情况,电话辗转于新闻处、宣传处、业务处、救济救灾处等部门和962200上海市社区服务热线之间,最终在民政局官网上找到了相关内容。
据民政局官网显示,元旦春节期间,由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共同发出给予部分民政对象节日生活补助的通知,转发到各区(县)民政局、财政局,通知中有具体说明补助的对象和范围、补助标准以及工作要求。通知中提到,各区县民政部门要指导街镇做好对象核定和发放工作。补助对象的具体名单都由居委会等提供,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后再由各区(县)街道、乡(镇)社会救助管理机构组织发放。补助发放结束后各基层单位还要将具体发放情况录入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补贴对象、人数和资金数量等相关数据,以进行汇总统计。
对于读者反映的补助款发放如何做到公开、公正,建议各相关部门建立透明、细化的工作程序,多做些政策解读、说明工作。大多数地方的补助对象是相对固定的,每年可能只是略作调整,那么是否可将酌情调整的名单公布出来,再对各自的状况略作说明,以消除大家心中的疑虑。配合政府将好事做好,也是各基层单位的应尽职责。
本报记者 刁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