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是台湾作家陈玉慧继史诗长篇《海神家族》和《CHINA》之后的小说新作,出版后被誉为“瑰丽的人性迷宫”。与之前波澜壮阔地书写海峡两岸大历史不同,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把所有的笔墨只放在两个人身上,最简单的两人关系,却演变成最复杂的对抗,在莫名相遇的两个人之间,现实的交错、网络的交锋,乃至希腊神话故事的交织……记忆遥远,世界辽阔,但每个人使尽浑身解数、启动全脑思维,也解决不了一间房、一张床、一对男女所要面临的困局。对主人公,寂寞的小说家行若水来说,容忍一个陌生人如此近距离地刺探,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正苦于应对的另一个难题寻找答案;而对寂寞的书迷来说,与偶像发生亲密关系,则是为了治疗内心的躁郁与怀疑,他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只是她的一个试验品。
是的,试验品。行若水以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她以为眼前的这个男人只是一夜情的对象,她安慰他,也被安慰。她的婚姻出了问题,她想知道问题究竟在哪里,她想知道在婚姻这个局里,她到底还有什么无法弥补的劣势。她拼命扮坚强,她甚至一度自信地认为,只要她愿意,她可以拯救眼前这个孤独的男人。一连串惊悚悬疑的对抗连续登场,他们貌似敞开心扉地谈了一场又一场,俨然密室中的对决与对谈,不知不觉之中,他们对彼此产生了依赖感……试验者和试验品之间的距离,近到一定程度,质变就发生了。梁文道形容书中的距离为“埋身到割喉的极近距离”,所指出的似乎不仅仅是小说中的女作家和恶魔书迷之间的距离,还包括小说本身奇特的形式,以及作家本人在人生迷局中对于写作这件事的沉彻态度。
没有人,可以成为所谓的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局中人。任何实验,都是危险的玩火,极易火烧自身。这或许是一个残酷的故事,在惊悚小说的外表下,包裹着因为太过独立而无比坚强又无比孤独的人性的核心。一些人始终坚持完整的自我轨道,另一些人则一路破碎、一路成灰。总是两两相望。正如章怡和先生在小说的导读页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星球,有的时候,人与人不能相遇,只能相撞!最后的结局极其出人意料,却又堪比现实之无常,使人惊诧、怅惘,同时又觉得:人生总是这个样子的,孤独是常态,不孤独才是假象,又或者是极其罕见的人间至福,因为人这种复杂的生物,是很容易让人颤栗而又恐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