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书法有情趣宣泄的一面。其实并不是每个书法家都能从容自然地在书写中将自己的情感得到释放。尽管也是与别人一样,习字是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从唐宋到明清,从北魏到汉隶,再到秦篆到石鼓文。但又与别人不一样,他能意识到书法与一切艺术一样,只是自我表现的工具,个性才是艺术的灵魂。为了能使自己在书写中肆意挥墨,于是他加强了自己在文学、篆刻、音乐诸方面的艺术修养,尤其是绘画,从吴昌硕早先敢将石鼓文线条引进到绘画中得到启迪,在自己书法中追求中国画的写意与境界。难怪第一次欣赏他的书法时,有朋友会提示我,周立祥写的字不只是用眼去看,还要用心去读,而且耐读、越读越有味道。他的草书,几乎是一幅幅山水画的小写意,即使他治印善用的篆书,也在古朴、肃穆中,像版画一样浑然大气,有着别样的情趣。
在我所熟知的上海书法家中,70后的周立祥绝对是个小字辈了。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中,他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然而,别看他年轻,据说一位香港玉商慕周立祥之名,上门来居然将自己出资八十万购得的一只玉壶请他刻上铭文。这活计不好接呵,万一刻坏了,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他艺高人胆大,果然不辱使命,用一根细如针尖的刻刀,完成了艺术创作。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敢于在艺术创作中不拘一格,求新求变,以画入书,以画入印。所以他的篆刻,尤其是书法,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审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