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旬的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走上舞台时,观众席响起了热情的掌声。陈燮阳挥动双手,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和陕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共179位乐手组成的庞大乐团,奏响了上海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红旗颂》。雄壮的旋律飘向夜空,又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耳畔,观众心中顿生自豪感。这台音乐会,是陕西省喜迎十八大文化展示月的重头节目,也是东西部手拉手“陕西·上海文化周”的主题演出,更是上海文化“西部行”的重要一站。陕西省文化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古代的瓮城,是保家卫国的军事设施,如今则是西安重要的文化场所。用主旋律音乐来表达两地艺术家和观众的爱国之情,这个夜晚,让我们感到有特别的意义。”
上海歌剧院的杨小勇、迟立明、张峰、韩蓬演唱的男声四重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把观众的思绪拉到了烽火年代;陕西歌唱家米东风演唱的《延安颂》,又将音乐会的旋律定格在了宝塔山下的抗战圣地。随着陈燮阳的指挥棒激情挥动,《黄河大合唱》展开了这台主题演出的壮阔画面。此时,舞台上的80位上海歌剧院合唱团演员和200位站在城墙两侧台阶上的西安3支专业、业余合唱团的团员齐齐站起,组成了庞大的合唱阵势,一起高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歌声与乐声交汇在一起,在瓮城四周城墙围成的空间里,如强大的音乐浪潮奔腾不息。乐章高潮处,陈燮阳甚至连蹦带跳,赋予乐队和合唱队更强大的力量。观众似乎也被音乐深深感染,激动不已地拍手互动,场内群情激昂。
在观众席里,一群老外也在一起鼓掌响应。记者上前一问,才知是一批法国游客。其中一位老年游客说,他们下午游览瓮城,看到中国演员们在搭台排练,马上就被吸引了。10多位游客担心错过欣赏机会,连晚饭也没出去吃,一直等到晚上成了现场观众,“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我们完全能理解这些非常优秀的音乐包含的意义,我们也被打动了。”更多的观众来自当地的机关、企业和学校,演出结束后,许多人拉着陈燮阳的手要求合影,几位中年人还对记者说:“《黄河大合唱》听过无数遍,但能欣赏这么出色的现场演出,才真正领略到了这部伟大作品的魅力。感谢上海音乐家们的出色表演。”据了解,这台广场音乐会的实况,近期将在上海和陕西两地电视台播出。
资深记者 杨建国(本报西安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