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本版列表新闻
作为中国第二个文化、自然双重遗产,黄山自一九九○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二个年头。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史良友,将儿时给予了他快乐和灵气的黄山,装进了画布,让人们看到了多面的黄山。~~~——史良友游子情系列油画作品观想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中国第二个文化、自然双重遗产,黄山自一九九○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二个年头。如今生活在上海的史良友,将儿时给予了他快乐和灵气的黄山,装进了画布,让人们看到了多面的黄山。
献礼最美的故乡黄山
——史良友游子情系列油画作品观想
梁依云
■ 黄山印象
■ 黄山系列(一)
■ 黄山系列(二)
■ 黄山风景(二)
■ 黄山风景(一)
■ 黄山系列(三)
■ 月光下的黄山
  【黄山景 多重视角】

  都说黄山美,许多人都不远千里来到安徽,不辞辛苦地爬上海拔超过1800米的山峰,就为了一睹山上的奇松、怪石、云海,不过遗憾的是,因为黄山多雨的天气,鲜少有人能幸运地看到黄山日出这样的美景。但对于史良友来说,这些旁人难得一见的景致却是他司空见惯的场景,因为正是他年少时朝夕相对的地方,这让史良友的黄山系列油画显得格外生动细腻,使他捕捉到黄山不为人知的一面。

  史良友画中的黄山,有白天的有黑夜的,或遇晴空万里,或被鹅毛大雪;有时以奇峰为主,嶙峋怪石耸立在云海上,让人遐想联翩;有时飘渺的云雾层层叠起,即便是仙境恐怕也不过如是;更有时只是几株崖边的松柏,却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如此充满生机,令人感动。这些立体丰富的视角是只有真正了解、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才能寻到的。

  【黄山情 游子思乡】

  “人杰地灵”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史良友的故乡绩溪历代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胡雪岩、胡适,胡锦涛主席也是来自这个地方。或许正是这样美好的地方,才能让离乡多年的人念念不忘吧。在史良友的画中的每个光影,似乎都蕴含着他对故乡的怀念、热爱,每一幅景都像是在山上写生而成,充满真实感。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黄山系列诞生于史良友刻骨铭心的回忆,却成就于他对黄山的真切感悟。堪比水墨画一般的山水功底,让油画与传统画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作品看起来,比水墨画更逼真,比西洋画更传神,别具一格。史良友将思乡之情注入作品中,让更多人能了解黄山的美,共鸣出每个人对自己家乡祖国的眷恋。

  【黄山梦 盼复原貌】

  从黄山申遗成功后,这22年间黄山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光顾,让旅游业成为了黄山发展的最大支柱。然而,现在到黄山主峰游览,游客已经很难能看到这些画中的奇特景致了。过多人为设施的建造突兀地出现在山间,甚至还有游客随手将果皮纸屑随手扔在大山里,让风景区的美大打折扣,真让人感到心痛不已。

  其实,无论是前去观光的游客,还是建设景区的人员,初衷是为了欣赏和保留黄山美景,谁都不是来破坏黄山的,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多少还是让这片珍贵的双重遗产岌岌可危了。真是希望有一天到安徽还能再见到油画中那般的黄山仙境。   梁依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题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专题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献礼最美的故乡黄山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B11献礼最美的故乡黄山 2012-09-15 2 2012年09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