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山路第一小学尝试对“过度保护”说“不”
集体出行 不包大巴挤公交
马丹
  在校园里不许跑跳,只因害怕跌倒发生;出门活动大巴接送,只因担心出事故……这样的保护在不少学校并不少见,但长宁区天山路第一小学却对“过度保护”说“不”,尝试着改“圈养”为“放养”——带孩子出去看社会,出行全靠公共交通。

  出行全靠公共交通

  在天一小学,每个年级每学期都会有不同的校外主题活动,比如,去长宁图书馆读书、参观消防博物馆、去星期八小镇体验职业乐趣等。以往,为了孩子的安全,学校都会租赁几辆巴士接送学生们,但两年前,校长吕华琼大胆地尝试改革,把出行方式改成了公共交通。

  每次校外主题活动都是一个年级浩浩荡荡上百人出动。于是,每个班级都会被划分成7到8个小组,每个小组5到6个人。二(8)班的张睿浩是小组长,平时上下学都是爸妈小车接送,接触公共交通的机会并不多,但从一年级起,他已当过好几次小领队,带着小组成员乘公共交通外出。他告诉记者,最远一次就是去了星期八小镇。“先乘轨交二号线到人民广场再换乘一号线,花了一个多小时。抵达星期八小镇的时候,同学们都特别高兴,像完成了一项大任务。”

  学生自己制定路线

  无论是步行,还是搭乘地铁,每次的出行路线都是由学生们定的,每个小组会提交一份出行报告,然后,经过讨论选出最优化、最便捷的出行方式作为最终方案。出发前,班主任还要教授搭乘公共交通的基本方式、公共礼仪等。

  “在制定路线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更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搜索等现代技术,还了解了不少公共交通知识,比如,怎么使用公交卡,什么是‘先下后上’,乘车不要大声喧哗等。这也是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吕华琼说,出行方式改革一开始遭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质疑。“每次主题活动都是以年级为单位出行的,因此,许多人都觉得搭乘公共交通既麻烦又不安全。但如果一直把孩子放在成年人的保护伞下,他怎么去认识社会,怎么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存技能?”

  家长担任志愿者

  为了出行的安全,学校也做足了准备,除了每个班级配备3到4位教师护导外,还招募了不少家长志愿者给小组做“护导员”。张睿浩妈妈就曾担任过“护导员”,护送学生去星期八小镇。她感慨说,带一个孩子出去都担心他走丢,一下子要带5个孩子压力特别大,当老师真不容易。

  张妈妈说,刚开始有些担心,出行的路途不仅遥远,出行时间还正好是早高峰,但在活动结束后,她发现对学生和家长都是一次成长——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则在团队中体验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我正好是儿子小队的护导。我发现无论是带着小组成员乘地铁还是在星期八小镇活动,他都表现得像个小大人,很有责任感,而且懂得谦让。” 

  这个出行方式改革,其实增加了各种成本,包括了家长志愿者的培训、出行费用增加等,但学校顶住了压力,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校长吕华琼说,教育不该只看眼前,孩子总有一天要踏入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要适度放手,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冬令热线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3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民生新闻
   第A17版:法治新闻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品牌故事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大学生公益实践传递校园正能量
教育系统博物馆大联展
同一年级留级不得超两次
一区县建一个“临床救治中心”
史料抢救性丛刊《民间影像》问世
集体出行 不包大巴挤公交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10集体出行 不包大巴挤公交 2012-12-20 2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