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中,德军装甲部队的核心是“慕钦堡”装甲师、“库尔马克”装甲掷弹兵师,以及第18、20、25装甲掷弹兵师的残余部队。事实上,从1945年初,苏联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就对德军还剩多少装甲部队感到头疼,有意思的是,德军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一问题,苏军在柏林战役中抓获的一些俘虏连自己属于哪个部队都不知道,因为当时德军的建制体系已经瓦解,官兵在不同单位间互相拆借。战役结束后,苏军才通过缴获的档案拼凑出参战的主要德军装甲部队的情况。
“慕钦堡”装甲师
1945年3月5日,德国陆军司令部(0KH)发布第1270/45号指令,在柏林东部的慕钦堡成立装甲师,维内·穆门特少将担任师长,施托伊贝尔少校和罗杜斯特中校分别担任第1、第2摩步团团长。
据德军俘虏交待,“慕钦堡”师主要由2个摩步团和1个炮兵团组成,每个摩步团下辖3个营,每个营有3个战斗连和1个重武器连,每个战斗连有60-70人,重武器连有100-130人。炮兵团也下辖3个营,但严重缺编,几乎都是“架子营”。
来自库迈斯道夫试验场的装甲教导营被改编为“慕钦堡”师第29装甲团第1装甲营——也是该师唯一的装甲部队,营长是霍斯特·佐贝尔上尉。3月16日,原格拉芬沃尔装甲兵学校的一个黑豹坦克连也归并到第1营。据德军资料显示,第1营下辖3个战斗连和1个补充连,装备26辆装甲车(4辆Ⅳ型坦克、11辆黑豹坦克、6辆虎Ⅰ型坦克、4辆虎王坦克和1辆猎虎歼击车)。
根据0KH的计划,“慕钦堡”师的第1营和第25装甲掷弹兵师的一个连通过铁路,从温斯多夫投送到维斯瓦集团军群防守的奥得河桥头堡——屈斯特林,其余人员则以搭乘柏林环城地铁和公共汽车的方式赶到,替换那里的第25装甲掷弹兵师余部。他们的任务是在奥得河西岸阻击苏军先头部队。
3月22日清晨,苏军发起90分钟的炮火准备。尽管苏军弹如雨下,但隐蔽起来的第1装甲营只有一辆坦克轻微受损。炮击过后,苏军第47、57近卫步兵师对屈斯特林-柏林1号帝国大街和格加斯特果园发起进攻。“慕钦堡”师第1营营长佐贝尔乘坐的黑豹坦克抢先开火,击毁2辆苏军T-34/85坦克,打乱了苏军的进攻节奏。但随着苏军持续投入重型坦克和大量自行火炮,德军第1装甲营战至中午,不得不退到果园西侧的一个防御地带,并死守150米外的一座桥梁。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苏德两军展开拉锯战,第1装甲营的伤亡越来越大。
3月24日,“慕钦堡”师奉命撤到泽劳弗高地。4月16日至17日,该师参加泽劳弗高地攻防战后退守慕钦堡,再后撤到哈廷堡。战线崩溃后,4月26日夜,损失惨重的“慕钦堡”师退入柏林市区东边,负责动物园至帝国运动场一线的巷战。
当听说希特勒于4月30日自杀后,“慕钦堡”师师部转入地铁。5月1日,该师最后一辆虎I型坦克在勃兰登堡门前数百米处被苏军击毁。当天,苏军将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德军防线开始动摇。深夜时分,师长穆门特决定会同第18装甲掷弹兵师和武装党卫队第11师余部一起突围,投奔德国第12集团军。
5月2日清晨,突围开始。一辆虎王坦克以火力开路,途经斯塔肯大街时遭苏军重兵拦截,激战中师长穆门特阵亡。突围集群不得不绕道向波茨坦南面急进,结果在陆军街碰见苏军坦克部队,德军虎王坦克击毁2辆苏军JS-2坦克后,被苏军的88毫米炮摧毁,另有2辆德军坦克因缺少燃料而被炸毁。最终,只有第1装甲营营长佐贝尔上尉在内的少数人逃入德国第12集团军的防区,5月8日向美军投降。
“库尔马克”掷弹兵师
1945年1月30日,0KH利用第44装甲掷弹兵师余部,建立起“库尔马克”装甲掷弹兵师,师长是兰格海特上校。虽说“库尔马克”师被称作装甲掷弹兵师,但该师主要装备坦克(2辆虎I型坦克、45辆黑豹坦克、30辆Ⅳ型坦克),所以称“装甲师”更恰当。至4月中旬,该师总兵力达到4370人。
4月16日,该师在多利杰林地区投入战斗。4月底,该师参加了慕钦堡南面的战斗,共投入20多辆黑豹坦克,随后撤至诺伊-米列。
苏军挺进诺伊-米列、金巴乌姆和汉格利斯堡地区之后,对驻守法兰克福的德军集群构成直接威胁。为了保障左翼安全,德军将“库尔马克”师主力从诺伊-米列调到菲尔斯滕瓦尔德,并在该地区西部2公里处筑起一道防线。
4月25日,“库尔马克”师主力被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围歼,余部撤至鲁凯恩瓦利德地区,被围困在一个宽约2公里的走廊地带。4月30日,该师残部开始突围,试图与德国第12集团军会合,但在距离第12集团军还有3-4公里处遭到苏军4个坦克旅的围歼。
在抓获的俘虏中,苏军发现多名德军将领,包括9名将军。俘虏交待,苏军还解救了法国前总理雷诺。
第18装甲掷弹兵师
1945年3月30日,德军在埃伯斯瓦尔德成立第18装甲掷弹兵师,主力是1个装甲混编营,包含4个连,装备30辆Ⅳ型坦克和10辆坦克歼击车。4月21日,苏军在霍恩什金缴获一批第18装甲掷弹兵师的文件,得知该师下辖第51、第30摩托化步兵团,以及第118装甲团(辖2个营)、第18炮兵团(辖3个营)、师警卫连、补给连和一个战地邮局。格鲁乌人员还从德军文件中发现,第18师已于4月19日前转移到奥别尔斯多夫地区。
4月23日,第18装甲掷弹兵师在柏林城外的尼杰尔和舍纳维利德一线与苏军展开决战。就在同一天,苏军侦察员搞清了该师第18炮兵团的具体兵力:该团共有3个营,每个营有3个连,装备105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野战炮。在当天战斗中,第51摩步团损失较重,该团的每个连只剩下8-10人。1945年5月1日,第18炮兵团的12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动物园一带持续轰击苏军阵地,直到守城德军全部投降后,它们才停止射击。
第20装甲掷弹兵师
1944年8月,苏军取得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的胜利,遭受惨重损失的德军将残存的第19、59步兵师改编成第20装甲掷弹兵师,并继续同乌克兰第1方面军作战。
1945年3月15日,该师调到柏林近郊的菲尔斯滕瓦尔德。该师下辖第76、90摩步团,第20炮兵团及其他保障部队,共有19辆Ⅳ型坦克、21辆坦克歼击车和3门自行高炮,师长是雅乌埃尔少将。
3月28日,该师再获补充,总兵力达到3500人。在苏军新一轮攻击发起后,该师转移到泽劳弗高地附近打防御战。苏军在4月15日抓获的第20师俘虏交待,当天第76摩步团只剩下百余人,第90摩步团几乎被全歼。这名俘虏还交待,他从军官们的谈话中得知,第20炮兵团也损失了七成,一个坦克歼击营的装备全毁,工兵营也覆灭了。
4月19日,第20师师部转移到霍辛加尔金,不久该师的防区被全线突破,进攻的苏军部队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据该师一名被俘的通讯兵称,师长通过无线电向各团下达命令,要求不惜代价坚守,得到的回复却是:“部队损失严重,士兵全部跑光了,苏军正向我们包抄,阵地守不住了。”师长命令对逃跑者格杀勿论,可是根本没人执行。
4月20日10时30分,第20师集中了所有兵力(约1个营)冲出慕钦堡西部丛林,发起反攻,结果被全歼。4月24日,第20师又获得一批兵员,但已经丧失全部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装甲师变成了步兵师。
第25装甲掷弹兵师
该师由原德国陆军第25摩步师衍变而来,1943年6月23日成立于苏联的基列科沃。
作为东线的“防御能手”,第25师经历了奥廖尔突出部、斯摩棱斯克“豹”阵地、贝尔齐纳河桥头堡等阵地战,防守经验丰富。参加柏林战役前,该师的装甲力量只有第5坦克营(辖4个连),装备26辆黑豹坦克、20辆坦克歼击车。整编后,第25师拥有第5坦克营、第25炮兵团、第125警卫连、第35和第119摩步团和其他保障分队,师长为布尔梅斯特少将,总兵力5605人。
3月27日,第25师受命投入到奥得河西岸桥头堡的战斗中,试图解救“慕钦堡”装甲师。但在苏联近卫第8机械军的顽强阻击下,该师仅前进了3公里就损失11辆装甲车、3辆黑豹坦克及5辆Ⅲ型突击炮,救援作战以失败收场。第25师不得不退到泽劳弗高地以西1.5公里的弗里岑整补,新增3000余人和30辆Ⅲ型突击炮、1辆Ⅳ型坦克和20辆坦克歼击车。
4月16日,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后,遭受沉重压力的第25师在弗里岑周边且战且走,21日撤至第三装甲军在埃伯斯瓦尔德运河旁的桥头堡阵地。4月24日,建制和装备还算完整的第25师尝试着发动反击,沿鲁平运河南下,在奥拉宁堡建立一个桥头堡。4月27日撤往梅克伦堡。5月2日,该师甩掉苏军的追击,携带16辆坦克和坦克歼击车,在易北河畔向美军投降。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