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间冷暖
林明杰
  林明杰

  微博上看到,毕节5名男孩在垃圾箱里取暖身亡后,城区包括十几公里外的何官屯镇的垃圾箱喷上红色的警示标语:“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微博上还附了图片,有图有真相。

  如果这是真的,我觉得不可思议。首先,“严禁人畜入内”,其中“畜”肯定不识字,你写了它也不懂,更不可能追究你的责任。

  看来这标语实质是对“人”说的。那么,倒要问,怎样的人才会愿意钻到又脏又臭又冷的垃圾箱里去呢?

  在电影里见过人钻进垃圾箱的情节,大都发生于性命交关的时候,要么是警匪片,要么是恐怖片,当然,搞笑片也有。而现实生活中,人钻垃圾箱,我只听说过两次——一次是“文革”时,据说有让被斗者钻或站垃圾箱的侮辱;还有一次就是命丧毕节的那5个男孩。

  人不到实在没办法了,谁会去钻垃圾箱?

  让这样的标语写到垃圾箱上者,大概已不知人间冷暖。

  常言道“推己及人”,然而“己”已不知冷暖,何以“及人”?

  我感到,现在还颇有些人渐渐变得有点不知人间冷暖了,包括我自己。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我穿再多棉衣都会生冻疮,上课时冷得双脚跺地。现在空调和私家车让我已经不觉得冬天有多冷,穿得也少多了,神抖抖的,真以为自己抗寒能力随着年龄同步增长了。但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在外面工作到深夜回家,刚钻进在户外泊了大半夜的车内,顿时冷得浑身打颤,差点牙齿咬破了舌头。当时,我一下子联想到那5个男孩!他们身上一定没有我穿得暖,垃圾箱也一定比我的车更冷!

  垃圾箱里冻死5个男孩的悲剧发生后,我们应该反思,应该用人类最基本的同情心去做些实际的工作,而不是在垃圾箱上空喊口号,发表免责声明。只要我们心里还有人间冷暖,这样的标语绝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指导流浪者获取救助和避寒的线路图。

  文章结束前,再啰唆一句:最可恨的是,那标语将“人”“畜”并列警告,真不知道这说的是人话还是什么话。

  (相关报道见A18·早间点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冬令热线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3版:粉碎末日谣言特别报道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民生新闻
   第A17版:法治新闻
   第A18版:早间点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品牌故事
   第B11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网络犯罪倒逼信息安全法出台
人间冷暖
媒体视点
要为网络世界 设定法治底线
“美容腐败”是“爱美”惹的祸?
也要建设好“出恭”文明
新民晚报评论A05人间冷暖 2012-12-20 2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