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团大战”到团团倒闭,我国的团购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2013年,团购向上走还是向下走?一要看团购行业能不能让消费者满意,二要看团购商家能不能想办法盈利。
团购行业大变局
电商大鳄加入战团
据团800公布的《2012年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2011年的前三强拉手、美团、窝窝团,已变成2012年的美团、大众点评和窝窝团的新格局,原先前十榜单上的24券已宣布关闭。2012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分别超过20亿元,其中美团、大众点评更是超过30亿元,2012年前五家团购网站总和占比高达74.5%,远高于2011年的55.8%。
拉手网IPO失利,赶集网、爱帮网等放弃自营团购,24券关张,高朋网、F团、QQ团本月合并……风靡一时的团购模式2012年进入“冷冻期”,呈现严重两极分化。不过,两条“大鱼”窝窝团和美团网近日相继宣布盈利。美团网去年12月销售额突破8亿元,全年销售额超过55亿元,号称实现盈利。团800创始人胡琛认为,从数据上看实现盈利是可能的,可能是由于去年底电影票和餐饮团购冲上高峰,如果是季节性盈利就不具有标志性,还需后续观察。
电商大鳄与传统零售大腕也加入团购行列。京东商城团购业务独立出来作为营销系统一级机构。国美电商去年底上线了团购频道,商品品类覆盖家电3C、百货、母婴、奢侈品、虚拟、休闲娱乐等。去年底在AppStore中国区生活免费榜T0P10中,“团购应用”占到近一半。
移动团购“钱景”
好去年交易暴增27倍
坐地铁时突然想到要请人吃饭,只需手机上网在地铁里拍下二维码,就能随时随地拿打折、团大餐。2012年以来,移动团购正在“逆袭式”增长。从支付宝上的交易量看,去年来自移动端的生活服务团购交易(不含聚划算)同比上一年激增27倍,移动业务占总体交易的占比已超过15%。
其中,美团、大众点评、窝窝团等几家团购网站的移动团购业务增长最猛,去年下半年增长同比上一年同期均超过35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2012年下半年,各家团购网站的手机客户端都相继实现了移动定位应用,这让用户可以随时获得周围的团购信息并随地下单;另一方面,已占团购支付市场75%份额的支付宝等支付工具,也进一步优化了无线支付的流程,同时让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等新技术得以商用。
毋庸置疑,移动团购将成2013年团购行业的竞争焦点,业内预计这类团购交易量有望达到市场总量的30%,比例与欧美地区相当。而往年每逢春节都是团购淡季,所以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春节,将是考验各大团购网站在移动团购方面能力的第一场考试,同时也将考验整个团购行业今年能否通过手机“翻身”。
定制团购需求旺
“你找它”变成“它找你”
往年团购,只有“你找它”;今后团购,也许变成“它找你”。“预计2013年实现50亿元定制商品”,日前在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事业群的“C2B定制研讨峰会”上,聚划算总裁张宇如是说。“与传统工业的‘蒙眼式设计,赌博式生产,压货于渠道’的产销互动模式相比,定制团购按消费者需求定制,效率更高,库存和价格则会更低。”
定制团购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去年,聚划算通过先请消费者对设计师商品投票再安排团购,一周团出40万件个性化Su—perT恤;通过消费者需求模块化定制生产,3天成交1223万台芝华仕沙发;虽然没有5折,但通过先收集消费者需求、定制预约,再安排生产和发货,海尔的14款家电预订超过4.2万台、卖出6750万元,吸引了过百万网友的关注与追捧。
据悉,已经占据国内团购市场半壁江山的聚划算,今年将在家电、家居、旅游、电信等多行业发力,大规模启动定制团购,这将影响整个国内团购行业的走向。“实际上C2B并不排斥共性需求,而且相当一部分产品还会以标准化的形态流转,需求将以集中采购的方式呈现。”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