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派画绣千针万线
敦煌国宝神韵再现
韩国荣;夏叶萍
  日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画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在本市四季酒店举行揭牌仪式。画绣艺术家叶伟娜向与会嘉宾展示画绣《大美敦煌》系列作品之中的两幅《引路菩萨图》,赢得了专家们的啧啧好评。   

  这两幅《引路菩萨图》本是尺幅不大的唐代绢画,原存敦煌莫高窟之藏经洞,清末遭到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的盗劫,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敦煌遗画流落海外,至今仍是国人心头难以平复的遗憾。海派画绣艺术家叶伟娜曾于一年半前应邀参访丝绸之路上的古城敦煌市,既为石窟文化的大美高山仰止,又为不少珍宝的散失痛心疾首,当场许下心愿,将以海派画绣形式再现《引路菩萨图》宝相。这位画绣艺术家言出必行,返沪后即自闭于工作室内,或面壁勾画立意布局,或埋首绣绷飞针走线,真的是以针为笔线为色,千针万线不停歇。这千针万线交织出来的何止是菩萨形象的丝光霓彩,还饱含画绣作者的拳拳爱心:她要教流失的国宝在自己手上化身复出,重光于华夏。 

  现在,叶伟娜用画绣再创作敦煌国宝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画绣《引路菩萨图》以古今罕见的女红巨作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但见高有210cm、宽有130cm的偌大绣面上,披天衣、佩璎珞的男相引路菩萨右手执香炉,左手举莲幡,慈目回顾身后皈依的凡尘女子,双足踏定逶迤升腾的瑞气祥云,正在缓缓移向远方净土世界的宫阙(下图)。而那张女相引路菩萨,则左手执香炉,右手举莲幡(上图)。漫天雨花散香,隐隐似有梵乐传来,画绣所营造的这般妙境,丝毫不减当年绢画原作的意蕴,反倒因为运用丝线、针法的特殊表现而格外显得瑰丽和神奇。 

  专家评论说,叶伟娜的海派画绣特色,在于海纳百川,荟萃了顾绣、苏绣、湘绣等中国各大名绣的长处,尤其是把以画入绣的明代上海顾绣传统技艺发挥到极致,并加以与时俱进的创造,从而形成了海派画绣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新完成的大型画绣《引路菩萨图》,其实正是叶伟娜海派画绣艺术成就真实的体现。 

  这两件画绣作品参加了进军米兰世博大赛的评比,由上海后世博中心聘请的几位评委是上海文化艺术品鉴促进会的专家、学者、教授。他们对叶伟娜的画绣赞不绝口,并与其他评委将《引路菩萨图》评为文英杯“中国书画刺绣陶艺进军米兰世博”传承创新大赛的“特别金奖”。韩国荣 夏叶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视觉周刊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海派画绣千针万线 敦煌国宝神韵再现
天工有文心 陶瓷展精品
唐《许国墓志铭》
水晶镇纸《向日葵》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海派画绣千针万线
敦煌国宝神韵再现
2013-01-19 2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