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寄乡情
朱颐康
  朱颐康

  1951年,我从上海三联书店调到重庆三联书店工作。屈指一算,至今已有61个年头了,我常常想念上海,这些年来,《新民晚报》寄托了我对故乡的浓浓思念。我收藏的晚报资料已有三个书柜,看到与上海有关的文章、照片,我感到特别亲切,犹如回到了上海。

  在我的《晚报照相册》中,我收集了2002年5月1日沈福熙作的“中国通商银行的建筑”,因我父亲在该银行工作过;2008年7月20日杨光浩作的“宁式红漆提梁桶”勾起我对母亲结婚时类似嫁妆的回忆;2004年2月1日张大成作的“福佑路、藏宝楼”,又使我想起这是父母亲上世纪30年代初期居住的地方。1988年10月21日和1991年8月纪海鹰、汤德伟摄影报道的“宝康里”的变化更令我感慨,因为我父母亲从上世纪30年代中期起整整住了三十多年。我就是从这里去的重庆,六七十年代,我回上海也住在此地,对周围我再熟悉不过了。看到旧居变成了地铁车站,旧式里弄改造成高楼大厦;但变中有不变的,尚贤坊作为保护建筑保存了下来,原比乐中学沿街建筑与新建高楼完美结合。这真让我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叹不已,对上海在大建设中保护历史文脉的举动深感钦佩。

  晚报上登载的《范仲淹家谱沉浮记》等文,萌发我续写家谱的想法。我收集祖父以下大家庭成员资料,又根据曾祖父在清同治11年(1872)写的“家记簿”,花了一年多时间写成《镇海木行街朱族世系录(1788—1998)》,内记载以祖父的曾祖父朱志清为一世至九世人名录,总共253人的概况。

  本世纪初那几年,“夜光杯”陆续发表《朱熹三嫁》《朱熹故里尝茶道》《游武夷访朱熹》《朱熹故里行》等文章,我想起《镇海县志》中曾记载镇海虹桥朱姓是朱熹的后裔,我决心要把这脉络弄清楚。难度很大,怎么查找?“夜光杯”登载的《在上海图书馆找到家谱》启发了我。于是,在2006年,81岁的我又一次来到上海,先后到上海图书馆、镇海档案馆查找,从《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和镇海馆藏《蛟川朱氏家谱》中,验证朱熹是我家老祖宗,我是第二十六世。我又用了一年多时间,编写了《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摘编本)。

  我热爱重庆,更怀念故乡,《新民晚报》帮我圆了家乡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2013春运直通车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视觉周刊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自信
种子与土壤(八)
坏眼美学
“晚报”寄乡情
横着走路疗效好
明月三章
香樟有脑做球丸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晚报”寄乡情 2013-01-19 2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