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 蓉 文
松江泰晤士小镇的小河边,一个服装品牌正在拍摄夏季新品广告,模特们正在“拗造型”,俊男靓女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拍摄间隙,造型师任健喜和助理上前帮模特调整配饰,别看只是一根小皮带或者一顶小帽子,这些细微的调整瞬间让人物形象更“有型”了。
并非只是“美容美发”
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的任健喜,本科学的是新闻。在大学里就喜爱摄影的他对摄影技巧不以为意,反而更热衷于对拍摄对象的造型塑造。而大学的学习和实习的经历都让他发现,相比记录事实的新闻,能发挥想象力的工作可能更适合自己。于是,毕业后,小任在一家加拿大形象咨询公司任职,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造型师。
“造型师不就是给人美容美发吗?”一开始,小任的妈妈对儿子的职业选择并不理解,和很多人一样,“美容美发”这4个字是大家对造型师的片面误解。面对这种误解,小任并不沮丧,随着在工作中成长,越来越多的成就感让他更加喜爱自己的工作,也渐渐让家人和朋友从误解转变为理解。
把时尚“翻译”给大众
怎么把一件普通的牛仔衣穿出时尚个性?如何让一条朴素的小黑裙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经典的服饰怎么完美融入现代潮流元素?无论是时尚杂志的时装大片还是电视广告,模特的形象塑造都离不开时尚造型师(fashi0nstylist)的功劳。
“在服装行业,服装设计师的思路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考虑容易销售的面料、大众欢迎的款式等等。我的工作是用自己对时尚的理解,做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让设计师的作品看起来更贴近生活、流行,让产品更有吸引力。”例如正拍摄的这组广告,任健喜希望表达新时代的都市牛仔精神,不仅是传统西部牛仔的潇洒和机车风,还有当代年轻人喜欢的轻松、方便的狂放风格。
融入对文化的理解
曾有一个工作的主题是“sh0wthew0rld”(秀给全世界),任健喜跟随团队来到贵州深山,找到了当地刺绣师傅,一根丝线分成16股的精工细作令大家叹为观止。小任感叹,国外高级时装受到大家追捧,但我们的传统工艺其实毫不逊色,这些珍贵的作品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于是他带着这个想法,将中国本土的传统手工艺与奢侈品大牌在作品中完美结合。
时尚造型师的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米兰,在服装与饰品的搭配中应运而生,在国外这一职业已经颇具规模,而随着时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一行业。而这份工作已不简单是配饰的搭配,而更多地融入了新一代造型师们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