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
有多少攀登者死于意外
吴咪
  他们说那些挑战高山的人,在从山底出发向高峰行进的日子里,是暂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地平线随着海拔的升高在视线里遥不可及之时,每一步的严酷和凶险都让登山者离顶峰又近了一步。但在这些行进过程中,和攀登者离得最近的,是咫尺之内的深渊和死亡的疾风。巴基斯坦当地时间6月23日凌晨,一伙武装人员袭击了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吉尔吉特地区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大本营,将10人绑架并赶出帐篷枪杀。中国著名的民间登山家杨春风、饶剑锋当场遇难,仅1人(张京川)逃脱了子弹。在8000米雪山下海拔4400米的高山营地,这些攀登者的灵魂就此安息。     

  只有登过黄山的经历,居然就要登顶珠峰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黄怒波记起今年4月30日见到饶剑锋时的情景,那时黄怒波刚从一次适应性训练的6500米山峰撤到大本营,发现帐篷门口站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在等他。“我问他是谁,他说他是饶剑锋。他说我就想跟你聊聊14座山峰。他找我要电话,然后介绍自己是和杨春风一起登山的。但我刚从山上回来,呆了十几天了衣服还没换,而且换完衣服要急忙去山下休整,只让他留下了号码而且后来也没有再打过。我问他来这座山干什么,他说是来适应的,为了之后要登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也就是饶最终死于的这座山。我从来不冷落别人,但那天例外,因为听到杨春风这个名字心里一愣。前几天在法国出差时知道他去世的意外消息,忽然间心里很过意不去,没想到那次唯一的见面之后会是这个结局。” 

  为什么黄怒波听到杨的名字会心里一愣?要说起来杨春风算是一位出色的民间登山家,是国内民间登山者中完成8000米以上高峰攀登最多的一个。但据记载,杨春风带的队,出事是比较多的。2009年一些登山家登珠峰北坡的时候,有个叫吴文洪的人,只有登过黄山的经历,居然就要登顶珠峰。他报名时先去找了登协主席王勇峰,因为资历不够被拒绝,结果被杨春风接纳了。杨带吴文洪的团后来并进了登协的团,登顶之后吴文洪再也没有下来。有网友列出过一个登山事故的死亡记录:“2008-7-18,慕士塔格峰,娄颖(领队 杨春风);2009-5-18珠峰 吴文洪(领队 杨春风);2010-5-13道拉吉里 李斌 赵亮 韩昕(领队 杨春风);2013-4-24马卡斯鲁 刘向阳(队友 杨春风)”。6月24日杨和饶遇难的新闻被传遍后,人们纷纷祈愿死者安息并向罹难的登山家致敬。在怀念声中,也有人追忆起杨春风生前那些饱受争议的登山带队史。数次山难发生后杨春风曾经对人说,登山就是要死人的,但仍然要登。

  登山意外多数情况是由于组织不严密造成

  知情者说:事故屡发,但依然总有人会去报廉价的队。但便宜意味着风险更大,尼泊尔方的协作公司服务更差。从法律上讲,登山前每个人都签生死状,但从道义上,就需要对队里的山友负责。黄怒波也说,他近年的登山都是一个人组队,“我就一个人,但是我有一个服务团队,有向导开路,有厨师。我对我的向导就特别好,要知道很多人都是和向导生死与共,连发生事故时死都是一起的。”

  除了这次塔利班式的恐怖袭击,登山的意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组织不严密造成。比如说慕士塔格峰死了一个韩国登山队的队长,他是一个环保工作者,没有登过那么高的山,缺乏经验。登慕士塔格峰的申请很好批准,于是他就蛮干,一共上去三个人。到半夜大家都去登顶走了。这个队长高山反应很严重,于是下午三点登顶。白天登顶很危险的。登山路上他觉得热,把羽绒服脱了只穿了个冲锋衣。在雪坡上,因为阳光反射,有时候穿冲锋衣也很热,但是转眼来了一片云,人就会冻僵。那个韩国队长就活活冻死在那,被发现时他的遗体还拄着拐杖僵在雪地里。

  还有滑坠。滑坠的原因很多,体能耗尽是重要原因。严格意义上讲此次登山饶剑锋甚至就不该上去,因为他连慕士塔格峰都没上去过,体能的训练不够,这很可能会导致上去了也很难下来。

  登山不是赌命,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虽然有些人是身体状况差并不知道自己身体有病,而大部分都是体能耗尽后下不来,途中精神崩溃的例子并不少见,在极端情况下忽然放弃行进。比如道拉基底山一个小伙子,坐在那就不走了,他对他的队友们说你们走吧,后来他就坐着死在了那里。

  几乎每个登山的人都会遇到过一些意外情况。大多数时候,死的都是登山好手。如果老老实实从五千米六千米八千米,一步一步地按照登山的路径过来的,最后都能登顶。

  黄怒波告诫山友们:“登山是一个文化消费,是一个精神享受,而不是赌命。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体质体能,才能成为一个享受。二是一定要选择服务质量高的登山公司,在中国我只推荐圣山公司,别的各个俱乐部都老不在山上的,不推荐。三是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山就在那儿,但是命就一次,登顶不是为了留在那而是为了活着回来。该放弃要学会放弃。最后提一个建议,要登珠峰,先要登5800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接着是孜峰6100米,之后再去登新疆的慕士塔格峰,然后登卓奥永的8200米,这些都完成之后,再挑战珠峰。不要试图去跨越这些程序,享受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规规矩矩到达你想要的顶峰。”

  经济观察报 (吴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韩亚航空波音777客机旧金山失事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市场之窗
   第A3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铲除“持刀导游”的生存土壤
万金求良方
有多少攀登者死于意外
百所虚假大学警示榜出炉
被查干部太多 开会不够人数
发公函要求“照顾”干部子女上学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有多少攀登者死于意外 2013-07-09 2 2013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