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至今都缺乏陈设档案,圆明园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到现在还是个谜。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想要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国外也变得很难。”刘阳说,“因为圆明园‘文物’判定较为复杂,而且长时间以来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混乱,大量非圆明园旧藏被以讹传讹地说为圆明园流散文物。”
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出现一些文物掠夺者抢夺后在文物上雕刻有圆明园铭文的文物。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 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宫’缠枝花卉盖盒”等,在刘阳看来也可以被认为是圆明园旧藏的。
刘阳还提醒到,有档案记载明确其为圆明园旧藏,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 苏汉臣 百子嬉春图页”等以及盖有圆明园专用鉴藏印的书画作品,盖有“圆明园宝”、“长春园宝”、“淳化轩”、“ 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的书画作品。
“圆明园掠夺者将自藏文物整体拍卖给富商,并被后者加以标记收藏,后分几批进入国际拍卖市场,此类文物以此标记为圆明园旧物依据。如英国放山居旧藏。”刘阳说,“圆明园掠夺者后人将文物逐渐拍卖,但文物前后传承有序至今。如‘乾隆御制碧玉泥金佛狮’等,这些可以被确认为圆明园旧藏。”最后,刘阳表示,如欧美博物馆有陈列且被确定为圆明园旧藏的文物可与现有文物配套或成一对、一套、一批烧制等,现有文物可算为圆明园旧藏文物。
在《谁收藏了圆明园》一书中,刘阳对于近年来拍卖市场上创出天价的圆明园文物进行了统计,并列出了成交前十位的文物,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201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66亿港元成交,最终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收入囊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