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计一种 飘然美艳
兰翔
  ◆ 兰翔

  看惯了上海灯火通明的夜晚,有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晕眩感。这种感觉并非真正感官上的,而是源自内心,总觉得这些一到夜晚就变得活力四射,魅力无穷,这种神韵就像是老上海那些气质优雅的小姐正在舞池里翩然起舞般,美得惊心。如果用单纯的拍摄手法,总觉得是无法将这种飘然的美艳展现出来的,于是我想到了利用多次曝光的方法,让夜上海的灯光舞动起来。

  多次曝光实际上在胶片时代就不算新鲜,但有了数码单反相机就变得更加容易,很多品牌都装备了这种功能,而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则不具备这种辅助功能,也正如此,让专业摄影变得更具挑战性,更有吸引力,至于拍出来的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想要表达些什么。上海的夜景很美,而附近有不少景观桥其实也毫不逊色,就看你有没有发现了。当我无意中发现,滨江大道某座景观桥在灯光照射下的线条比白天更有意思时,我便支好支架,通过比较,在每一次曝光的时候用手遮挡,一次又一次,于是便呈现出线条之间的重叠,红色灯光让桥体的钢条变得鲜活,与黑夜的背景交融在一起,有虚有实,充满几何美。

  其实多次曝光的难点在于叠合的元素不应互相破坏、互相干扰,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扩展,其效果不是多组元素之和,而是多组元素之积。通过多次曝光,可以产生一种超时空的叠合,可以实现许多独特的、赏心悦目或寓意深远的艺术效果。这种拍摄手段的运用让我更容易捕捉到上海夜景之中的话语,倾听这座城市的呢喃。

  夜色中的上海五光十色,光鲜美丽,而我的晕眩感并不全是眼前充满动感和梦幻的景致,还有隐隐的危机感,先不说漫天高楼上灯光造成的能源浪费,无数形态各异的亮眼光线带来的光污染,也同样使我感到一阵审美疲劳。好看也要适可而止,再美丽的舞蹈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一停,不是吗?

  借村上春树的小说《舞!舞!舞!》为结束语,以此表达我对夜景之美的赞美与感触。(作者为摄影专业教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旅游特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循着韵律寻找“夜”精彩
设计一种 飘然美艳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11设计一种 飘然美艳 2013-09-14 2 2013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