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基布兹”享用午餐
曹正文
  曹正文

  在赴以色列前,我就耳闻“基布兹”的种种神奇传说。当我们的大巴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开往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导游便开始给我们讲解“基布兹”的由来……

  原来,“基布兹”在希伯来语中是“聚集”、“团体”之意。最初人员是被驱逐出俄国的犹太移民,他们来到巴勒斯坦北部,在加利利湖地区的德加尼亚生存,大家聚集成一个团体,在1909年建立了一个以工人为主的独立农场。他们采取“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基本原则,开始自发劳动,先从农业起步,有的开车,有的种地,有的经营商店。后来大批犹太人涌入,其中包括医生、工程师、学者、经济师……他们先后建立了农场、火车站、汽车站、学校、医院、商场……他们一起劳动,把孩子聚在一起成立了幼儿园,于是有了保育员。这种形式有点像前苏联的集体农庄和中国的人民公社。

  但我访问“基布兹”后,才发现“基布兹”这种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模式,很有自己特点。

  首先,“基布兹”成员权利一律平等,实行民主管理,所有成员在政治经济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凡有劳动能力者必须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无劳动能力者由“基布兹”提供生活保障,成员之间几乎没有贫富差距。

  其次,“基布兹”的最高行政领导是秘书长,下设几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主任与秘书长共同处理日常事务。秘书长与各个专门委员会主任均由全体成员选举产生,每位任期2~3年,各专门委员会主任都不脱产。

  第三,每个想加入“基布兹”的公民,都要经过试工期半年,加入后又有一年考察期。凡“基布兹”人员,都必须参加劳动,即使是国家议员和政府官员,也要每年回“基布兹”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

  以色列1947年建国时,“基布兹”只有145个,到今天,已拥有300多个“基布兹”。最小的“基布兹”仅200人,规模大的“基布兹”已有2000余人。

  我们在耶路撒冷参观了当地的“基布兹”饭店,供应的饭菜相当丰盛,主菜(鸡排、牛排、煎鱼)每人限拿一种,而蔬菜水果可自由选择,我们还享用“基布兹”种植的椰枣。整个环境相当优美,室外绿树红花,管理井井有条。

  我访问了一位“基布兹”人员,他叫迪欧,在食堂当管理者,这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他笑着说:“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基布兹’给予的快乐。‘基布兹’成员尽自己能力工作,人人可以发挥智慧,大家可以同样享受到吃饭、穿衣、看病、教育、旅游以及听音乐、看电影的权利,由于集体统一分配,需要什么,只要签个字就行。”

  我问起“基布兹”如何防止腐败,迪欧笑了笑说:“我们实行民主管理,账目都是公开的,秘书长和各专门委员会主任都在监督中工作,而且最多只能干三年。”

  据他说,以色列的公有制经济的成分占了全国的50%左右。虽然基布兹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但他们用辛勤劳动解决了一半以色列人的温饱问题。“基布兹”的农产品产量不仅满足了以色列国家的基本粮食供给,而且还每年向欧洲出口大量水果与蔬菜。

  迪欧还自豪地告诉我,在“基布兹”涌现了大量人才,比如社会学家阿拉莫格、诗人图维亚·瑞布纳、作家阿莫斯·奥兹,还包括四位政府总理,最著名的便是以色列“建国之父”戴维·本·古里安。

  我在“基布兹”的花园里留了影,还参观了他们经营的商场,那里的“死海”化妆品卖得很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旅游特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图书馆里的书
做孩子的“守护神”
在“基布兹”享用午餐
也说五大茶馆
二甲传胪
十日谈小启
我的学生们
蕉叶鸣禽(中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在“基布兹”享用午餐 2013-09-14 2 2013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