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根自主导航的机器人盲棍,能了解周围静动,能理解主人的想法,可能是个上上策哦。
在美国小石城的阿肯色大学,机器人专家叶昌博士带领的一些科学家正在研制开发这种有“导航援助”功能的机器人导盲手杖,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机器人甘蔗”(CRC)。
CRC配备着3D摄像头及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检测处在使用者可能路径上的物体,自动创建出主人所处位置周围的地形图。特别是,它能够判断出台阶、楼梯,路面的凹坑,以及视障者可能需要关注的其他地点。机器人盲杖可以通过自己的扬声器发出“口头”警告,或通过蓝牙耳机与主人“耳语”;也可能是通过触觉反馈,指导视障者行进。
CRC甚至能执行一点有限的转向操作。它的末端是能够转动的辊,需要时能转向建议的前行路径,引导主人朝那个方向行走。“在导航系统模式下,设备末端的辊可以被激活,推动盲杖指向所需的行进方向,”叶昌博士说。“这个有6个自由度的辊并不强迫使用者,而只是作出建议。”
在生活中,视障者如果日复一日走同样的路径,往往会自行设置一些“航路点”,比如到这里该向右拐了;在这里要等待过马路;等等。而探知这些航路点并提前作出提示,对机器人盲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当然,主人也可以“关闭”机器人盲杖,或者将其切换到“不实施助航”的模式,那么它立马就变回一根普通的盲杖了。
应该说,“机器人甘蔗”作为人机合作机器人的一种,它所完成的任务看上去属于一个并不陌生的领域:比如由iRobot等公司设计的机器人已能自行在室内探路、走动,尽量减少碰撞。但是,检测障碍物并有效避让的难题似乎远未解决。而机器人盲杖在试验中少有失误,它的精度可能使那些并不与人合作运行的系统受益。叶博士相信“甘蔗”的核心技术可能改善其他机器人自主移动和操纵物体的能力。
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