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腌渍,霉制亦是国人特有的转化食物的方式。通过发酵,巧妙地利用微生物改变食物的质地,使之长出对人体有益的霉菌,既可久存,又能营造出与鲜品截然不同的风味。久负盛名的豆腐乳、霉干菜、霉千张都是相同工艺的产物。霉豆渣虽然名气小些,却也有独到之处。
乡村人家做豆腐大多自己动手,处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豆渣,曾是考验先人智慧的一个难题,由此也透露出国人对于食物塑造的领悟。我祖籍湖南乡下,人们对霉豆渣有着难以言喻的喜好,许多湘人迁居到城市,仍无法忘情。我父亲每隔几年,就会托人到豆腐厂要来豆渣,做一次霉豆渣解馋,以慰乡思。
做霉豆渣须选在冬春时节,把豆渣放到铁锅中焙炒,去除多余的水分,把豆渣用两手捏紧,捏成一捧大小的团子,放到荷叶里,趁热用棉被或旧衣服盖起来,任其发酵。几天后,豆渣上面就布满了长长的白色菌丝,又过数日,待菌丝蔫倒下来,就可取出烹食了。
霉豆渣散发出一股类似乳酪的酸馊气息。但就像臭豆腐、豆汁儿等有着馊腐怪味的食品一样,“逐臭之夫”们要的就是这个味儿。经过烹煮,又呈现出不同味型,滋味独特。最常见的是切薄片,加上蒜苗、香芹、干辣椒一起烹炒,于佐料的辛馥热辣中,霉豆渣也被濡染成香。或者把霉豆渣和肉末一起蒸熟,再将辣椒油浇在上面。很多初尝者试了第一口之后,都会想要添碗米饭。不过,霉豆渣最妙的吃法还是炖腊鸭。经过长时间风腊的腊鸭肉质异常紧实,须先剁成小块,入锅蒸软,再配霉豆渣一起炖。霉豆渣消解了腊鸭的浓咸和烟火气,吸附了鲜香,虽非精食美肴,却耐人寻味。
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有句名言:“人心粗了,吃得再精也没什么意思。”反过来,人心若是安闲自在,霉豆渣也可以成为很好的生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