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正越来越紧地把自己包裹起来,像茧一样生硬、隔膜。我们不提供帮助,也不需要帮助。
助人为乐的美好话语依然在教科书里存在。所以成都三个小男孩争先恐后奔过去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太太,跑第一的孩子满心期待着大人们的夸奖,那双干枯的手紧紧攫住了他,要他赔钱。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所以现在街头有很多奇观发生:哪个老人摔倒了,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扶。大家就这么围着,甚至可以很安静。这一幕很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猎食场面。狮群扑倒了一只野牛,牛群围过来,踩两下蹄子,鼻孔喷几把热气,然后走了。这是丛林法则。但发生在人类社会,未免让人悲哀。
习惯了孤独,就再也不需要陪伴了。黑龙江巴彦县的一个女子,别人捡到她丢的7500块钱要还给她。她反复拒绝,以为是电话诈骗,说“你留着花吧”。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举手之劳帮一个陌生人指出围巾掉地上了这样的小事,对方的反应很可能是闪躲,然后匆匆离去,没有“谢谢”。
我不想去追溯这样的变化从哪里开始。“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冷看陌生人的痛苦在鲁迅的杂文里早有描述。不过7年前南京著名的“彭宇扶老人案”,直接的恶果是:那些毫无防备伸出来援助的手,被狠狠蛰了一口,猛然缩回去了。
我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如果雷锋生活在当代,他得被当多少回骗子?他的好事还能做得这么轰轰烈烈吗?我觉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比如这件事: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个小孩,手里还拉着另一个,身上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赶紧上去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
你说搁今天,那妇女还不得拼命把雷锋拦下?估计会说:大哥,谢谢啊,谢谢你的好意。孩子,我还是自己抱吧!
于是一段温馨的人间佳话就此结束。我们的雷锋同志,可能在大雨中百思不得其解,默默转过身,回宿舍打电脑游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