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世界乃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硕大的密码。人在三维空间中感觉到的东西可能与这世界的真相相去甚远。数百年来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一步步撩开宇宙的面纱,但与浩翰的宇宙相比,文明的这点成就微不足道。从这个角度看,《解密》中容金珍的经历成了人类自我破解世界奥秘的隐喻。他奋斗挣扎的历程与世界作为一个混沌的迷宫向我们展示其神秘面目的过程叠合在一起。《解密》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给我们许多丰富的启示,而这在人们习见的其他类型的小说(特别是社会小说和市民小说)中恰好付之阙如。
翻开《解密》,扑面而来的第一句话便是:“1873年乘乌篷船离开铜镇去西洋拜师求学的那个人,是江南有名的大盐商容氏家庭的第七代传人中的最小,名叫容自来……”这雍容舒缓的叙述语调给人一种暗示,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人们会猜想它是一部描绘近代家族兴衰的作品。的确,粗略的浏览加深了人们的这一印象:全书第一、二篇中容家女子黎黎的传奇经历,她卓尔不凡的数学和语言天赋,但无奈红颜薄命,在产床上一命归天;而主人公容金珍出生前后便笼罩在神秘、诡谲的氛围中。所有这一切使人深信,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一部家族史,也是一部染带着《百年孤独》式魔幻色彩的作品。
然而,随着叙述的推进,人们的期待居然一一落了空:尽管不无家庭传奇的叙述,但它分明不是一部家族史作品。虽然涉及到保密工作,但它也不是一部有关间谍、破案之类的纯粹的惊险作品。在中国小说的门类中,社会小说和市民小说一直是两座耸峙的山峰,但显而易见的是,《解密》既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没有对于日常生活精细传神的摹写,因而难以归到这两类之下。那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作品呢?
正如它的标题所昭示的那样,它是一部有关破解密码的作品。《解密》的主体围绕着数学奇才容金珍破解超级密码(紫密和黑密)展开。他在幼年时显露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数学才禀预示出他将有不同寻常的生活历程。他进行了两次尝试,一次成功,一次功亏一篑,但他的心血并没有白白耗费,他积聚的灵感的火花为同伴日后成功破解黑密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线索。不可否认的是,作品有意安置了一些颇富悬念的惊险元素,如容金珍的外国教师希伊斯的神秘面目,他在出差途中鬼使神差地丢失了笔记本的意外事件,以及其后因寻找笔记本不遂而导致他的发疯,但和一般惊险读物不同的是,作者的意旨并不在构造扣人心弦的情节,而在于刻划主人公容金珍与众迥异的精神世界和难以预料的命运轨迹。
如果仅止于此,还不能说把握了《解密》的主要特征。容金珍不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他的精神世界与破解密码的工作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破解密码,从表面上看像是在猜字谜游戏,猜想由一连串阿拉伯数字构筑的谜密,但它由于和国家的政治、军事机密纠缠在一起,因而它的构造原则和体系的复杂机巧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范围。因而,人们一旦涉足于密码的世界,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的天地,而《解密》正是这样一部有关迷宫的作品。
这是一个诡奇凶险的世界。像是一条迂回曲折的长廊,开始人们感到它并不可怕,感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越它。但渐渐地,他们发现自己一步步陷入了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入口的迷宫。尽管只是几个再简单不过的阿拉伯数字,但它们之间近乎无穷无尽的组合织成了令人绝望的厚密的帷幕,一切都是似曾相识,但一切又是绝然陌生,昏天黑地,偶尔从那些不易察觉的缝隙口渗入的惨白的光芒才使人们不致于完全沉入黑暗之中。想象一下密码破译者的工作:他们长年累月在这幽暗的迷津中跋涉,疲惫、绝望常常是他们劳作的全部报酬,而破译后的惊喜只是例外。这项工作的繁难作者作了明确的说明:“这是一位天才努力揣摩另一位天才的事业,是男子汉的最最高级的厮杀和搏斗。这桩神秘而阴暗的勾当,把人类的众多精曲纠集在一起,为的不是什么,而只是为了猜想由几个简单的阿拉伯数字演绎的秘密。这听来似乎很好玩,像出游戏,然而人类的众多精曲却被这场游戏折磨得死去活来。”
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学中,描绘迷宫经验的作品并不鲜见,马原、格非等人写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冈底斯的诱惑》、《迷舟》、《敌人》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与博尔赫斯选取古代爱尔兰、东方阿拉伯、印度、中国,阿根廷草原等地的奇趣逸事构筑奇诡的迷宫不同,马原、格非等人对迷宫的描绘根植于中国本土经验以及由此衍生的想象之中。在这一点上,麦家与他们可谓一脉相承。然而,细察之下可以发现,麦家设计的迷宫有着自己鲜明的胎记。博尔赫斯等人的迷宫世界尽管五花八门,但人与迷宫间的关系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在庞大繁复的迷宫中完全是个被动者,他沉陷在层出不穷的圈套、罗网中,无法动弹,成为偶然盲目的命运的牺牲品。这里凸现的是人与迷宫间巨大的不对称关系:一方卑微、渺小、无能,另一方无穷无尽,强悍,诡谲,无法探测,怀着难言的敌意。在迷宫的天罗地网中,人除了束手待毙外,并没有更多的事可做。而人类的无能孱弱反过来印证了迷宫的凶险迷乱与不可战胜。
到了麦家的笔下,由密码组缀而成的迷宫虽然同样扑朔迷离,人与迷宫的关系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里,人们已不再是纯然的被动者、受害者,他们是主动踏入迷宫的探险者,勘察者。在此人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破解密码的历程一方面是深入迷宫的探险,但同时又是走出迷宫、穿越迷宫的历程:而人的智慧、主体的精神力量也在这充满了艰险的历程中展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