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盲人朋友
姚胥隆
  ◆姚胥隆

  和他相识纯属偶然。在一次等配中药时我们相邻而坐。在他身旁匍匐着一条透亮黑色的导盲犬,乖乖地一动不动。他彩条的绒布衬衫外穿红黑相拼的茄克,很精神。没有戴黑色墨镜。交谈中得知,他是七四届,曾拥有2.0视力,梦想当一名空军战士,在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因青光眼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不幸双目失明。从此五彩的世界与他彻底告别,在黑暗中生活已三十余年了。说话间平静至极,让我有点吃惊。

  我自我介绍是一名退休语文教师,主动地将手机号码留给了他。交往就此开始。

  亲密伙伴导盲犬

  那天配完中药我送他回家。在穿马路时,在为盲人特制的下坡时,绿色信号灯已经亮起,但导盲犬却没有引领我们向前。我好奇地问其中原因。他不满地对我解释说,因行人乱穿马路或机动车抢道,使经过严格训练的导盲犬在不应发生错误的信息干扰下,不知所措,甚至犯错。有时该走不走,不该走时却会导他走到路中央,多亏好心人搀过马路。

  这条导盲犬叫卡杰,是2008年静安区残联根据国际惯例,无偿提供给他的。从此,卡杰成了他的眼睛,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形影不离。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交警的帮助下,卡杰陪他参观了世博会。中央电视台将这温馨感人的一幕通过卫星及时向全世界进行了播送。他还曾携卡杰一起登上了高雅艺术殿堂———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为市政府和残联领导及各界表演朗诵。

  如今卡杰已七岁了,进入老年期。为了保护它的关节,他自己省吃俭用,却会给卡杰最好的食物配制。他一点不心痛,还很得意地说,只要看它的皮毛光泽,就知道卡杰的营养不错。

  阵阵温暖好友情

  他告诉我这样一件小事:为了给八十几岁的老母配中药,每隔三四天就要前往需二十几分钟路程的指定的中药房,整个过程需一个半至两个小时,是个很重的负担。一次静安区委书记和区残联理事长来家访,得知此事,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使他可以就近配药,解决了困难。他说:“我虽然看不见他们的面庞,但身上却感到阵阵温暖。”

  还有,无数不相识的朋友(其中很多是党员同志)在偶然中相识,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他。如清华大学茅于杭教授就把他们开发的全国首款盲用软件免费给他使用,还亲自指导他操作电脑,让他像明眼人一样自如地用电脑来写文章,操作数据库,上网搜索,下载资料。他的特制手机中留下了数十个帮助他的朋友的手机号码,并给每个号码设置了个性化的铃声,只要铃声响起,就能知道来电的是谁。难怪,我只要打电话给他,我还没说话,他的第一句话总是亲切地问候“姚老师好”。

  征文演讲忙不停

  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激之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积极参加了各种征文活动。

  在党的九十华诞到来之时,他参加由《上海文学》与区图书馆举办的征文活动,从电脑上给我传来了《盲人的祝福》征文稿,让我提些修改意见。在征文的最后他写道:“我有太多的话要说。如果有人问我最美的愿望是什么,我会大声说,重见光明,我要见一见帮助过我的朋友的面孔,我要看一看改革开放后祖国雄伟壮观的新风貌。我要重见冉冉升起的红太阳……”

  这篇征文充满感恩与激情,我只在几处做了小小的文字修改。不久,他告诉我,征文获得了三等奖,并在杂志上发表,我真为他高兴。

  他也有不高兴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全国朗诵选拔赛,评委是一位教授,点评说:“你的作品只讲了失明后的成长过程,不具有文学性,因此也没什么好评。”对此他不仅不接受,相反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回家后他上网查阅了有关文学性的大量资料,了解到国际上对文学性的含义尚无统一的说法,而其中有一流派强调朴实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最具有文学性。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也体会到,离开了真实的生活,还谈什么文学性?在以后的一次征文中,他写了一篇几千字的《在职业道德光辉照耀下》,阐述了自己对文学性的理解,又一次获得了征文三等奖。他说得奖是次要的,主要是他的想法得到了重视和认同。

  多才多艺爱生活

  如今,琳琅满目的盲人用品为盲人们提供了方便,特制手表、手提秤、听书机、体温表、血压计、读屏电脑、无障碍电影……感激之余,他想到了回报社会,激起了用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其他病人痛苦的决心。

  他参加了上海中医学院夜校的函授课程学习,学会了针灸推拿,获得了上海市高级按摩师的职业证书。有一位即将出国参赛却软组织受伤的青年舞蹈家,医生告诉他,治疗期要两个月,这样的话,他将失去难得的国际比赛的机会。经人介绍,舞蹈家来到我的盲人朋友这里。经过五天精心的推拿,病情缓解了,舞蹈家顺利赶上了比赛,并得奖归来。

  他告诉我,按摩是一件耗费大量体力的活,他的鞋底内衬皮常常被磨损得像海蜇皮那样高低不平,吃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膝盖骨因按摩站立负重已严重受伤。现在虽只有五十几岁,但遗憾的是,已无精力再为病人按摩了。

  除此以外,他还是多才多艺的“多面好手”:他是世界上极少数能独奏木琴的盲人演奏者,有幸步入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表演过。在北京长城饭店为世界各国驻华使者演出时,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他还参加了美国的函授英语“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大专)的课程学习。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还是一位游泳运动员,曾获得过上海市残疾人运动会全盲组50米个人蛙泳第三名和混合泳团体冠军!

  这两年来,我和他一直保持联系,每逢节假日他都会给我发来充满热情的祝福短信,我以自己有这样一位盲人朋友感到高兴,也以绵薄之力能帮助他而感到欣慰。他虽双目失明,但他没有绝望。他过得很好,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在与他交往中,我常常忘记了他是一位什么也看不见的盲人。他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正能量每每催我奋进。

  我的这位生活在黑暗中却眼前一片光明的盲人朋友名叫董大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运动汇
   第A14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我的盲人朋友
光明的显像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我的盲人朋友 2014-03-30 2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