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明的显像
李海燕
本版插图杨宏富
  ◆李海燕

  多想再看场电影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要花五分钱或一毛钱买一张电影票,是很奢侈的事。记得放学后,我常常背着书包跑到附近的平安电影院,眼巴巴地瞅着影院紧闭的门,贴门站着把耳朵凑在门缝边,凝神倾听里面传出的电影声。后来有位好心的检票员认识了我,会在影片快结束时,将门打开一条缝,让我探头从门缝里蹭听蹭看。我当时就想:长大了要当个检票员,天天上班看电影,多乐和!

  长大后我却没当上检票员,当了个知青去了农场。在偏远的生产联队里,不要说看电影了,就连报纸都看不到当天的。偶尔厂部有什么喜庆事,会请来放映队放一场露天电影。我们这些久逢干旱的知青们,辛勤劳作一天后,兴冲冲地扛着长凳徒步十几里到厂部去观看……

  改革开放后,电影、电视百花齐放。但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我却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症双目失明了!茫茫黑夜好长好长……从此我便与钟爱的电影无缘。

  这个世界曾给过我美好的视觉记忆,我是多么想再看一场电影,再看一看那美轮美奂的场景啊!

  道白娓娓响起来

  2011年,从静安区盲协传来一个好消息:无障碍电影向残疾人全面开放了!我兴奋得蹦了起来。我终于能追回梦想、重拾往日记忆了么?

  大家知道,电影,常人是用眼睛来看的;可是我们盲人就无法看到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场景的变化了,再精彩的影片,到了我们这里,也只能半猜半听、囫囵吞枣了。那么,无障碍电影是怎样给盲人安装上眼睛、让画面重新显像的呢?在那个秋日的下午,我满怀憧憬,拄着盲杖,一路来到放映点。

  那条小小的新风路,那个不大的盲协活动室,坐满了赶来看电影的残疾人。有低残的人搀我找到一个空位坐下,又有人将一瓶水递到我手中。电影开始了。那天放映的是国产大片《东方大港》。这是我失明三十年后第一部接触的电影,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江涛汹涌、红旗猎猎,打桩机的声声击打如战鼓轰鸣。就在这激荡人心的组合旋律中,解说员娓娓的道白响了起来:“一个高大魁梧的壮年男子走到江边,凝望着汹涌的浪涛在沉思,他是工程总指挥常天启……”“那披肩长发身材苗条的女子弯腰在仔细测量着仪器,突然,她发现了什么问题,紧张地拿起标尺在图纸上写写改改,她是副总工程师江虹宇……”“年轻的博士生陈泓愤怒地挥着手臂,脸红脖子粗地在人堆里争执,有人劝解、有人掳袖子想揍他、有人默然插着手臂看热闹……”海上打桩、通海造陆、筑栏筑堤、破山穿隧,一幅幅英雄搏击风浪、气贯云霄的壮观画面就在解说员细腻的表述中,在电影声中,徐徐展开了。港口建设者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临危不惧的战斗意志以及国家和人民利益重于泰山的形象栩栩如生,活脱脱再现,清晰,明了,立体,真切……

  这就是无障碍电影的魔力啊!我们盲人用耳朵,也能看电影啦!

  从此,一扇敞亮的窗打开了!

  《泰坦尼克》治心病

  这以后,每逢星期二静安盲协无障碍电影的播放日,我都会拄着盲杖兴致勃勃地前去观摩。

  有一次,下车时一位好心的女士主动来搀我,并一路送我到新风路。当她得知我是去看无障碍电影的时候,惋惜地说:“电影票老贵哎!阿拉老娘阿是残疾人,伊老节约额,不舍得花钞票看电影。”我告诉她不用买票,不查证件,无障碍电影全面向残疾人开放。她听了非常高兴:“真啊?下趟有空一定要领老娘来看看。”后来她果然带着母亲来了,见了我高兴地招呼着,并让老母亲坐在我旁边。老母亲已年近八旬,却像个小孩子,看着看着,一忽儿唏嘘不已,一忽儿哈哈大笑。

  有一桩事情让我好生感慨:盲人王姐因家庭纠纷加上自身疾病,几次想轻生。她和我聊起来总是唉声叹气的,我横劝竖劝也劝不好。那一天看《泰坦尼克号》她就坐在我旁边,当放到怒涛中渐渐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和拼命挣扎的落难者的惨烈场面时,我们都被震撼了!她看到人和大自然对峙时惨痛绝望的落败、看到勇者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的求生斗志,哭得稀里哗啦的。我递给她一包纸巾,她眼泪鼻涕、鼻涕眼泪地擦也擦不完。也许是这眼泪冲淡了她积压已久的郁闷?或许是她刻意想用眼泪去宣泄难言的伤痛?总之,这以后王姐便渐渐开朗起来。现在她已经抱了外孙,还参加了歌咏队,活得有滋有味的呢!

  前年11月的又一个电影放映日,遇上新闻晨报的记者。她得知我家住长宁区,往返需两小时的路程时很惊讶。我就跟她讲述了自己的电影梦从梦破到如今的梦圆经历。后来新闻晨报刊登了采访,小区里的朋友看到报上有我的名字,一个个都来问我看了哪些中外大片?我如数家珍般告诉他们:有《陈毅市长》、《魂断蓝桥》、《乐魂》、《泰坦尼克号》、《佐罗》、《辛亥革命》、《儿女情长》、《紫日》……他们惊讶地叫起来:“哎呦呦!侬眼睛看不出,倒比阿拉时髦嘛!看了介许多电影啊!”

  师友浓情心敞亮

  观摩电影后,我们还会将自己的心情和体会写成影评,互相交流和传递。要问盲人是怎么写影评的?我告诉大家:我们早就学会在电脑键盘上听音盲打啦!

  教我电脑的是盲人俞老师。他手把手地教我们熟悉键盘上的每个键钮的功能和位置。只要用左右食指摸到F键和J键上突出的小点,其余手指分工负责,盲人就能灵活准确地打字了。

  自从我学会听音盲打后,就开始学习写作。有了无障碍电影惟妙惟肖的立体感知,我的思路更开阔、想象力更丰厚、素材也更鲜活,作品、影评一次次在报刊杂志上刊登,去年我有两篇征文还分别得了市残联两次征文大赛的三等奖和一等奖呢!

  电影之外,更有涓涓真情流淌、浓浓友情传播:特等残疾军人方老师,常常在电影放映前把他熟练的电脑知识传授给我们;盲童学校毕业的推拿师小唐,在电影放映前热心为盲人朋友推拿服务;爱好乐器的心理咨询师视障小毛,热心搀我上厕所、送我去车站;视障小周每次接送盲人小向,来回两小时的路上他俩举步艰难却乐此不疲;盲人李大姐和她的先生都是电影迷,每次先生总搀着盲妻一起来看电影,先生乐呵呵地说:“我这是沾了盲妻免票的光啊!”

  真情交汇,组成了强大气场,使我们这些有障碍的盲人们乐颠颠地凑在一起,享受着无障碍的文化大餐,也享受着宾至如归的大家庭温暖。

  如今无障碍电影的制作和参与活动已经在全市红红火火地展开啦!各区、县、街道以及图书馆都有了无障碍电影光盘,市图书馆还免费送电影光盘到盲人家。我听说,全市已经有了一百多部无障碍电影拷贝。盲人们观摩电影、交流影评、参观无障碍电影制作基地和制作过程……走进了一个光明璀璨的阳光世界!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好暖和好暖和啊,盲人的心里,又怎会不透彻、不敞亮?黑夜已经不再漫长。面对光明的显像,我不由开怀放声欢笑:盲人的生活也是五彩缤纷的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运动汇
   第A14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5版:东方大律师
   第A16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我的盲人朋友
光明的显像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光明的显像 2014-03-30 2 2014年03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