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到南通江海鲜集散地的端平桥市场采访,发现和前几年家家摊位摆刀鱼不同的是,供应刀鱼的摊位明显少了许多,有的水产摊位需要顾客预订才能供应。而价格也比去年高出许多。在一家摊位前,水产老板指着二两左右的刀鱼告诉记者:“这是崇明刀,每斤要2000多元。”而正宗长江刀鱼则没有现货,需要预订,且不能保证按时供货。他告诉记者,今年二两至二两五的长江刀鱼算大的,而三两左右的江刀则少之又少。“去年这个时候,刀鱼已大量上市,价格也很低,都有不少普通市民到这里来买刀鱼回家自己烧。现在已过清明,刀鱼产量也没见增多。”这名老板告诉记者。的确,去年在中央狠刹公款吃喝、提倡勤俭节约的背景下,刀鱼又遭遇“大年”,产量增多,刀鱼身价暴跌,动辄上万元一斤的刀鱼难觅踪影,价格降到往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以捕捞刀鱼为生的渔民们,在位于长江南通段的姚港码头上也望江兴叹。虽然手握捕捞证,但今年的刀鱼收成实在惨淡。来自宝应的渔民韩维玉春节刚过就修补渔网,在码头上等待刀鱼开捕。但直到开捕10多天,他都没撒出头网,“出江一次,柴油、人工成本就要三四百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近日,他开船到江上开展捕捞作业,收获也不大。
渔民们分析,今年江刀少主要是气温不正常,忽冷忽热,加上长江水位偏低,综合各种因素,刀鱼洄游规律出现紊乱。
(郭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