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今年16岁了,身高才145厘米,还能不能长高?”几日前,一个娇小的少女晨晨羞涩地向我求助。16岁的花季女孩本应该怀揣五彩斑斓的梦想尽情享受大好青春年华,可仅有10岁儿童的身高让她怎么也笑不起来,她的世界因此黯淡无光。
晨晨来自安徽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自幼跟随父母来上海生活,父母在上海开店做生意已经有十几年了。父亲的身高有1米65,母亲的身高则1米6不到。晨晨跟我说,因为父母身高都不算高,怕她受遗传影响长不高,所以从小父母就对她的身高比较关注,经常买来各种营养品给她吃,特别是一些增高类保健品更是青睐有加。童年时,晨晨长得比同龄孩子都要高。7岁那年,晨晨一年就长高了10厘米,父母为此非常高兴。谁料从那以后,晨晨长得越来越慢,14岁那年,她的身高就永远地停留在1米45了,最近两年身高一点都没有长。为此,父母仍不断地给晨晨吃增高药和补品,结果仍不见起色。晨晨通过从网上了解得知,矮小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于是这次她来到医院,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发育问题”弄个清楚。
通过晨晨的骨龄检测,她的骨骼年龄已经有16岁了,骨骺已经闭合,长骨停止发育,也就是说孩子今后不会再长个儿了。晨晨为什么14岁身高就停止生长了呢?一般来说,女孩骨骺闭合的平均年龄在15岁,男孩骨骺闭合一般是十六七岁,如果骨骺没有闭合,是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方案达到增高的,但如果骨骺已经闭合,那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再增高了,除非是采用手术方法将骨骼拉长,而目前这种方法在国内已经被禁止,这意味着晨晨终生只有1.45米高。
有些增高药里可能含有甲状腺素或者性激素,在促进身高增加的同时也使得骨骺快速闭合。孩子服用后起初可能会有一定效果,确实长高了,但最终孩子的身高还是比较矮。甲状腺素可以增快新陈代谢,使人食欲增加,从而促进骨骼生长,达到增高的效果,但在促进骨骼生长的同时它也促进了骨骺的闭合,导致孩子过早停止长高。很多孩子来就诊时骨龄片显示骨骺线已接近闭合,虽然经过治疗,身高能有所增加,但由于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想要达到成人最终的平均身高已不可能,作为医生,我们非常无奈。
现在某些保健品的广告宣称,内含生长素的成分,服用后能够长高,使身高达到理想高度。其实,保健品没有直接长高的作用,生长素只有通过皮下注射才能起作用,口服根本不起作用,因为生长素的有效成分肽链在胃里就被分解破坏掉了。
门诊中遇到过不少家长在治疗儿童矮小症上走过弯路,既浪费了金钱,没有效果,还可能给孩子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家长关注孩子身高变化,要越早越好,不要受到“孩子有早长晚长”的旧观念影响,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6岁以内是治疗儿童矮小症的黄金时间,越早治疗,改善的机会越大,治疗费用也越低。
(张博佑 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0年,在小儿内分泌、小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造诣颇深,主持并参与多项重点儿科科研项目;在国内知名医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如《生物稳肽助长技术替代生长激素治疗对矮小症的影响研究与进展》刊于《临床儿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