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0:民生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什么当义工?
朱玲娣
  口述人:定海社区慈善义工  朱玲娣

  2009年退休后,我先后在杨浦区慈善分会、杨浦区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以一名慈善义工的身份为慈善事业出力、工作,用爱心和付出充实我的晚年生活。 

  我是一名失独家庭的母亲,曾参加过一个失独家庭的座谈会,会上,每位失独父母悲痛欲绝的情感以及对子女深切的怀念都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他们的内心痛苦是一样的,但走出阴影的程度不一样,有一部分父母身心仍旧备受折磨,有的多次搬家,有的与亲朋好友断绝一切联系,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也曾有一个可爱帅气的儿子,18岁那年因患白血病离我而去,我也曾经历悲伤和痛苦。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人生道路之自然规律,不存在上帝老天爷对我们的惩罚。人生苦短,我们不能因为失去子女就一蹶不振,天天生活在痛苦阴影中,如果说孩子在天有灵的话,他不会希望自己的父母天天以泪洗面。 

  我用了残疾达人刘伟的一句话:“要么精彩地活着,要么痛痛快快去死。”相信孩子不愿我们去死,既然我们选择活着,就要勇敢精彩地活下去,用我们慈父母般的爱心去编织大爱,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之事来充实自己。 

  那次座谈会之后,我又释怀了许多,在与大家心灵沟通的同时,我也在安慰、安抚自己,鼓励、激励自己,我更坚强了一些,更快乐了一些,身体也比原来壮实了许多。 

  很多义工都说,参加慈善活动和义工服务对自己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因为慈善推崇的“立德从善”、“助人为乐”等理念,蕴含着高尚的人文情怀,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内化于心,成为行动的内在动力和指南。 

  今年,我已经60岁了,尽管我当慈善义工的时间不长,感悟和体会也不深,但我却在为大家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充实。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以来,我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精力更充沛,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做义工,让我获得了一些调节自我的方法,也找到了快乐的钥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特别报道
   第A33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0周年特刊
   第A34版:民生上海
   第A35版:民生上海
   第A36版:民生上海
   第A37版:民生上海
   第A38版:民生上海
   第A39版:民生上海
   第A4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8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导读
   第B14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16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7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18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义工服务人人可做 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数字看义工
我为什么当义工?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A40我为什么当义工? 2014-05-07 2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