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共拥有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三个品牌。而为什么在这里取得成功?坦白地说,我认为这与日元贬值无关。日产的本地化程度非常高,在哪里生产,就在哪里销售。我认为日产品牌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理念以及时刻在执行的,是通过汽车产品传递给消费者创新与激情,以及专注于产品本身的发展、进化;再者就是,在这里我们和东风集团密切而良好的合作,也是能够取得成功的要因之一。
日产能否实现从第二阵营到第一阵营这样一个提升?为此,日产需要提高哪些方面?
日产在第二阵营是名列前茅的。要进入第一阵营,简单来讲我们需要做到三点:第一点,我们要加强本地化,比如今天的蓝鸟·印象这款概念车,我们采用的就是本地设计、本地制造和本地管理,特别是需要在管理层面上加强本地化。第二点,我们要应用更多的技术,技术对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非常关注环境改善、节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同时我们也会提升在安全、质量方面的技术,日产在安全驾驶方面的技术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远远超出人们的估量。第三点,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产能,现在日产在市场份额和销量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去年的Friend-ME开始,日产就宣布为中国的“80后”设计汽车。这是基于怎样的消费者调研得到的?
中国的80后有2.4亿人,这个人口数量相当于日本的两倍,英国的四倍。这个新时代的群体,对于世界的潮流、西方的时尚,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实际上,他们在创造一种新的时尚,新的趋势。
我们看好中国“80后”——这个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群体所带来的市场。你必须在这个群体里找到一些最前沿的想法和变化,才能跟得上这个趋势的变化。在开发概念车之前,我们曾针对“80后”这个群体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来设计出了最新的概念车。无论是Friend-ME还是Lannia(蓝鸟印象),它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不是日本消费者,而是针对中国80后消费者生产的,因为这群人的观点和想法与世界流行的趋势是相吻合的。 刘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