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 保障够用
俄空天防御部队于2011年12月1日成军,组建该部队的目的是使俄军的防空系统、反导系统、导弹预警系统和太空监视系统走向统一。这是俄军加速落实“空天一体防御”的战略构想,形成“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作战能力的重要步骤。
为了实现空天防御一体化,俄罗斯近几年的军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为587亿美元,2013年达到689亿美元,2014年增至780亿美元。另据俄媒体报道,俄防务预算在2015年将增至848亿美元,2016年将增至946亿美元。此外,俄国防部宣布,将在2020年前拨付2万亿卢布(约560亿美元)用于空天防御部队购买装备。这些数据表明,俄罗斯不仅已在近几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国防开支国,而且已有比较充足的军费保障空天防御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装备 性能先进
公开信息显示,俄政府赋予空天防御部队的主要职能有以下五项。首先是导弹预警,为指挥部门提供精确的敌方导弹发射信息;其次是反导拦截,摧毁针对重要设施的来袭导弹;第三是联合防空,抵御敌方空基、天基武器对重要区域的联合打击;第四是太空预警,监控俄联邦上空的太空物体,识别潜在威胁;第五是执行与太空相关任务,包括发射航天器、控制卫星系统和太空飞行器、维护保养卫星系统、维护保养发射装置和资产管控等。
根据上述职能任务,俄国防部为空天防御部队列装了大量先进武器和装备。主要包括:地面分辨率小于1米的光电侦察卫星、可早期报警的导弹预警卫星、可覆盖主要地区的预警机、第四代防空歼击机、第四代地空导弹、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多型导弹预警雷达和防空警戒雷达等。据称,这些预警监视系统和拦截打击武器将持续得到改进,以便达到当今同类武器的最高性能水平。
能力 攻防兼备
为了完善空天防御部队的作战能力,俄罗斯采取了加大投入、加速关键技术开发、采购新型武器、强化体系建设和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在防空方面,到2018年,俄防空预警系统将覆盖国境线外500千米的所有空域,可提供30分钟(隐身战机)至90分钟(轰炸机)的预警时间;苏-27BM、苏-30BM、苏-35等多功能战斗机将成为主力,并装备少量的T-50隐身战机;C-400、C-350、C-300PMU2、“铠甲”-C1等多型防空系统将成为主力装备,C-500地空导弹系统也将少量装备。
在反导方面,根据俄空天防御建设规划,俄罗斯将在2018年前发射20余颗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增加部署8至10部远程导弹预警雷达,形成立体预警监视能力;依靠战术反导系统(“安泰”-2500、C-400、C-500)和战略反导系统(A-135/235)实现反导作战。
在反卫星方面,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反卫星武器研制计划和技术,已拥有初始反卫星作战能力。今后,俄罗斯的星载激光武器和机载动能武器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指挥控制方面,俄空天防御部队从2014年起推广新的数字化系统,对指挥设施、无线通讯设施、技术保障系统进行升级,使空天防御部队各集团军之间的相互协作水平和指挥控制效能大幅提高。
在战略反击方面,俄罗斯一直没有停止战略打击系统的建设。今年2月,俄罗斯又宣布重启SS-24铁路机动战略导弹系统。目前俄军已拥有由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构成的陆、海、空“三位一体”打击能力。
在电子对抗方面,俄空天防御部队计划对现役的防空歼击机、地空导弹系统、预警监视系统和电子战装备进行大规模改装升级,以便具备针对多种空天目标的多手段、多频段软杀伤能力。 王凤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