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阿姨今年58岁,退休前是食堂师傅,烧得一手好菜,特别是炸猪排、炸鸡翅、煎带鱼。2004年开始,谈阿姨自立门户做炸猪排生意,至今正好10个年头。前7年她都在铜川路上一个小区门口摆摊,近3年生意火了,便就近租了个门面。现在,店里平均每天要售出1200多块炸猪排,5升装的油要用掉8桶。最顶峰时,一晚上卖掉3000多块炸猪排。
周二晚上9时,天下着雨,店门口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客人。“砰砰砰……”店铺里传来敲打声,这是伙计正在给拌过料的猪排上面包粉,接着就要入锅炸了。这一步骤的特别之处在于,别人大都用榔头敲打,谈阿姨家用的是酱油瓶。
“一开始我也是用榔头敲的,后来有一个路过的老先生跟我说,你这样敲,会把肉敲坏的,不好吃的。”谈阿姨说,榔头敲打太实,而酱油瓶底部是凹的,这样肉质就不会过硬,口感就嫩。除了敲敲打打,更重要的是,用来炸猪排的油要干净,反复炸过的油浑浊不清,也会影响猪排的口感。
东西好吃,7元的价格也算公道,再加上老板娘笑容可掬,难怪有那么多回头客。很多人到这里来,一为吃,二为怀旧,毕竟炸猪排配上辣酱油,是上海人儿时记忆中最难忘的美味。 徐轶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