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印象
全球首部水墨动画片扬威戛纳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上映全球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4年捧回了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在新中国的文艺史上,上海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的印迹: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1950年在上海创办,创刊号1万册三天售罄,紧急加印3000册;1952年和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和第一部彩色立体宽银幕影片《南征北战》《魔术师的奇遇》……
上海制造
工人们抬着发电机游行庆“五一”
在老档案中,“上海制造”的“第一”也是数量最多的。
电力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上海的发电设备制造始终领跑全国,全球第一台1.2万千瓦3000转/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国内第一台2.5万千瓦、5万千瓦和10万千瓦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相继投运后,国产首台12.5万千瓦超高压中间再热汽轮发电机组也安装在吴泾热电厂。上海工人自豪地抬着1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参加了全市庆祝“五一”节大游行。
1960年,上海还出现了全国第一家自动化邮电局,有点像现在的自动售货机。寄信者只要投入硬币,按一下按钮,机器就会吐出顾客需要购买的邮票,还能找零。邮局里的自动取包机、传送带、投币式公用电话、长途电话控制信号灯等,也都由电钮控制。这些自动设备都是邮局员工自己捣鼓出的。就拿自动售票机来说,这是邮递员李海鹏带着9个邮递员、2个泥水匠和1个木工发明的。
后来,“上海制造”又打破了许多纪录:中国第一座大跨径叠合梁斜拉桥——南浦大桥;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台10万倍电子显微镜;中国第一台200毫安医用X光机;国内最大的1.2万吨水压机……
上海风貌
人民公园开园首日涌来40万游客
1952年国庆节这天,上海的城市心脏位置出现了一座人民公园,这是全国第一座建设在殖民地时期跑马厅上的公园绿地。开园这天,40万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一份名为《公园总结》的档案这样记载:“公园中的草皮都被游人踏光了,大草坪变成一片黄土,假山变成了光秃的土丘。”之后,据此对其中“基建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多次加以改进。
全国第一个居委会、第一个工人新村、第一批空嫂、新中国内地第一个证券交易所等许多“第一”又相继在上海诞生。展览将持续到5月底,赶紧去逛逛,让老档案为我们还原这些光辉岁月吧。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