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舌尖上的联合国”
据悉,上述进口奶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波兰等8个国家的15大品牌。而之所以能大批量卖出5折价引人,一来是1号店作为国内首家获得进口直采资质的电商,可通过直采极大减少中间成本;二来1号店让各国政府及驻华机构推介,直接拿到优质供应商和品牌资源;三来1号店还与好时、雀巢、亿滋等跨国食品巨头建“品牌直通车”,可直接批量“砍价”。
数据显示,1号店仅在自营方面,已引进全球近70个国家的2万种商品,其中进口食品占比超过75%,涵盖了进口牛奶、酒类、饼干糕点、糖果及巧克力、水及饮料、大米面食等十三个品类。到去年底,1号店进口牛奶的销量已占全国海关进口总额的37.2%,相当于国内每卖10盒进口牛奶,就有近4盒来自1号店。而1号店之所以能在电商中领跑进口食品品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靠投资方沃尔玛,后者可帮助不少国外品牌解决“落地难”。此外,1号店去年下半年还率先入驻了上海自贸区,1号店董事长于刚认为,“在发展进口贸易、降低国际结算成本以及未来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等方面,这将让1号店有望获得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还能做“舌尖上的中国”
而除了要做大“舌尖上的联合国”,未来1号店更多想到的还有“舌尖上的中国”。千年历史的新昌佛茶、产自千年古树的香榧、地理标志产品义乌老红糖、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金华火腿……十天前,伴随《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1号店和浙江省供销社签约,上线了自己的“特产中国”频道。
入选特产中国的产品将采用“特”字标签在1号店网站上被明示,这些产品中包含传统老字号、地理标志保护、县长推荐、非物质文化及古法传承制作的特产等等。据透露,1号店特产中国计划年内将开通100家县级馆,并请百县县长自己来线上推广特产,这样一方面能保证网购特产的货真价实,另一方面也能为贫困老区多点吆喝。 本报记者 胡晓晶 实习生 吴晓雯
【采访札记】
仔细再数数,不难发现:除了上述文中的几个“第一”外,1号店身上还有多个“1”———国内第一家网上超市、第一家试水生鲜产品网售、第一家获得ISO9001认证的电商企业……此前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上海)峰会上,1号店拿到了“华人服务业创新标杆飞马奖”,于刚揭秘1号店“多1”的背后,就是1号店成立的“1起创”创新平台,就是把创新看做企业的生命线。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1号店的这些个“1”,不仅方便到上1号店的网购族,也在变幻成为上海居民生活成本的晴雨表。由市统计局和1号店联合发布的“4月份1号店指数”刚刚公布,指数显示:4月份上海快速消费品价格环比回落0.3%,其中进口食品环比上涨7%,但手机和数码却分别环比下降4.4%和1.2%。据悉,这是电商大数据第一次纳入到城市物价统计范畴,基于的是1号店平台上340万件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快消单品,统计速度快于4月国家统计局的CPI指数公布。市统计局科研所高级统计师朱国众认为,未来待到这个指数运行成熟后,甚至还能做到每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