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经典有个约会系列演出——郑国凤徐派经典越剧演唱会”即将于6月5-6日上演于逸夫舞台的消息传出后,最近两个月来,戏迷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王志萍会来吗?我非常理解戏迷对郑王搭档的期待,但我也知道志萍忙于其他演出,能不能抽出时间还真不好说。直到5月我在上海开发布会,王志萍百忙之中赶来捧场,才正式确立了演唱会“一生五旦”的阵容。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怕路上堵车耽误时间,她是乘地铁过来的。作为二十多年来我舞台上的“娘子”,舞台下的姐妹,这是志萍给我最大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末,我进入上海越剧院的第一部大戏,就是跟志萍合作《是我错》。当时我们都是二十岁出头,我唱徐(玉兰)派,她唱王(文娟)派,无论是年龄还是唱腔都非常吻合。这部戏在当时国际饭店下面的剧场演出,受到观众好评。一年之后,新婚的志萍东渡日本。直到1999年她回到上海,我们才迎来合作的“甜蜜期”,复排了徐、王的经典剧目《追鱼》。我们都希望能在艺术上有更高的发展,久别舞台的志萍更是有一股强烈的干劲,因此这部戏对我们有特别的意义。“郑王配”得到戏迷的认可,戏迷现在昵称我“秀才”,也是从这部戏开始的。之后我们排了大剧院版《红楼梦》,为央视戏曲春晚排《春香传·爱歌》,2007年排越剧电影《红楼梦》,2009年排越剧电影《蝴蝶梦》,一连串的合作,让我们在舞台上的合作更加默契。
我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养狗,但志萍以前对狗是避之不及的。我养过一只约克夏,志萍来我家排戏,小狗在我们脚边窜来窜去,志萍看着眼晕,就拎起来放到沙发上。因为排戏专心,我忘记这只小狗还不会自己跳下来,后来尿沙发上了。志萍很反感:养狗多麻烦啊,这么脏!后来我又养了一只叫“咖啡”的泰迪狗,“咖啡”生了小狗,我送了一只给我和志萍都认识的一位朋友,结果志萍看到了,居然非常喜欢,抱回自己家养,当女儿似的疼爱。我跟志萍开玩笑:我是狗狗的外婆,你是它妈妈,这辈分可乱了!志萍说一只狗太孤单,赶紧让“咖啡”再生!我劝她再买只算了,但她不肯,一定要“咖啡”生的。后来“咖啡”又生了一窝,志萍抱走一只,凑成“香香”、“喷喷”。
我跟志萍的父母也很熟,她父亲叫我“女婿”,我叫他“丈人爸爸”的。我离开上越的时候,王爸爸有点伤感:女婿啊,你要走啦,志萍要孤单啦。我听了非常难过。这次回上海开演唱会,我正式邀请志萍,她毫不犹豫答应了,说只要排出档期,肯定参加。
参加我演唱会的除了志萍,还有唱王派的陈晓红和唱金(采风)派的谢群英,这两位是我到杭越后的同事。她们身上那种朴实、执着、能吃苦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有一次下乡演出,条件比较艰苦,场次也很密集,我说可能要发烧了,陈晓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郑国凤呀,你太娇了!晓红在台上演“林妹妹”,台下却是非常坚强、能干的一个人,谢群英老师也是如此。人家叫我“唱不倒的郑国凤”,我觉得她们才真的是唱不倒、累不垮,而且唱得越多嗓子越亮。尤其晓红还担任院团领导,要做很多行政工作,但从来不会耽误演出。
“五旦”的另两位也是唱匠级的。黄依群跟我在2007年越剧电影《红楼梦》中有过合作,她演的紫鹃是一大亮点。颜佳跟我在各种比赛中都见过,这次是专程从澳大利亚赶来捧场。
我的演艺生涯虽然经历过各种艰辛,但因为演戏,感觉好像活过了很多不同的人生。台上情侣伴,台下姐妹情,还有恩师的教导,戏迷的厚爱,这些都是我热爱越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