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前市场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宏观经济数据对市场的影响。根据安排,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二季度GDP增速7.5%,上半年平均7.4%,基本实现经济企稳、稳中有进的目标,对市场信心稳定有一定帮助。不过,由于房地产数据全面回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不彰,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再考虑到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经济因素对大盘形成新的异动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是新股发行对市场的影响。周一晚上证监会披露了中材节能等12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上海主板6家、深圳中小板1家,创业板5家,融资需求超过60亿元。由于北特科技刚刚公布中签率还没有挂牌上市,同日就公布12家公司获批并有11家启动招股,可见新股发行前脚接着后脚,节奏紧凑。从二级市场看,6月份以来,几条较有力度的阴线都和新股发行有关,包括6月17~19日的三连阴以及7月9日的中阴线,表明二级市场的挤出效应还是相当明显,尤其是当前新股在频频一飞冲天的环境下,后续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第二批新股集中在23、24日上网发行,因此下周市场恐怕难以乐观。
第三还是看场内资金流向。根据东方财富网的统计,在最近10个交易日中,主力资金全部是净流出,总计净流出超过600亿元,即便是在反弹较强的上周五和本周一,主力也是净流出18.2亿元和8.8亿元,可见目前股市难以获得场外资金的青睐。在此情况下,二级市场不具有资金推动型的反弹条件,主要还是存量资金博弈下的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从盘中热点看,题材性热点轮动迅速,一旦走强便受到游资疯狂猛攻,像丹甫股份、江南嘉捷、南洋股份等连续飙升,而一旦见顶回落后,机构便又一哄而散,快进快出,这也验证了存量资金的这种游击行为。
因此从目前看,虽然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成交量能和局部热点有所活跃,但要打破平衡,有效突破的可能性不大。至于短线热点,主要是跟着媒体的即时消息转,包括国防军工、新能源汽车等,但主要以题材短炒为主,没有基本面的有效跟进,因此在节奏把握上难度较大。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可关注新股招股及申购时对大盘的影响,既跟热点,又不过于重仓和追涨,保持灵活,适度参与,短平快操作。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