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货”:支持德国队就喝德国啤
这是球迷的世界杯?不,这是吃货的世界杯!来自淘宝和天猫的最新统计显示:6月以来,有超过300万“吃货”球迷吃掉了1.2亿元,订座位、点外卖超过了300万次,还有15%的“麦霸”首次在包厢内喝着啤酒呆上10个小时以上,甚至网络外卖也成了凌晨看球“福利”。
十大啤酒榜德啤多
有网友戏称,德国队的夺冠,除了实力、战术和运气之外,和中国“吃货”在世界杯期间首选德国啤酒也“脱不了干系”。6月以来,中国球迷“吃货”们为世界杯在午夜里喝掉了超过3000万瓶啤酒。尤其在6月17日,当德国战车以4:0大胜葡萄牙,不仅德国队的搜索人数比前两日增长了1倍以上,连德国啤酒的网上日销量也站上了6月份的销售最高峰。从网购销量来看,在世界杯期间最受欢迎的十大啤酒排行榜单中,德国啤酒就占了四席,分别是瓦伦丁、科伦宝、柏龙、BRO彼乐。其中,瓦伦丁在排行榜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产青岛啤酒。
看球要去KTV里看
男人看球,女人K歌?今年世界杯期间,中国的“麦霸”们首次把KTV变成了专属看球地。其中,15%通过手机淘宝预定KTV包厢的人,在包厢里一呆就是10小时以上;而平日,“麦霸”们在KTV里的平均时间都不会超过5小时。
世界杯期间,手机淘宝还联合京、沪、穗、深等国内八大城市的190余家KTV门店推出了近2000种世界杯套餐,让球迷们可以在KTV包厢里吃着小吃、喝着啤酒看直播。结果显示:其中20:00入场的“黄金档”和23:00入场的“凌晨档”,最终购买量上不相上下。中国的球迷们开始更乐意小范围分享看球心情,可供三五人用的小包厢,配上一打啤酒加小食的消费模式最受欢迎。
边吃火锅边看球爽
喝着啤酒、看着球赛,如果再配上鲜美的小龙虾、热辣的火锅或者吱吱的烧烤——对于“吃货”而言,这样的看球人生才叫“完美”。世界杯期间,有近300万“吃货”通过淘点点在线预定点菜,其中火锅、烤鱼、小龙虾等最受欢迎。从地域上看,上海的球迷们最会吃也最爱吃,世界杯期间到店和外卖的均排全国城市榜首。
另外,作为全国骨干物流网络之一的“菜鸟”也借助世界杯小试牛刀,为世界杯推出凌晨看球的“饿急送”。期间在43个发货站点的700名快递员24小时待命的情况下,共有274万“吃货”浏览了“饿急送”所推出的各类套餐。最快的来自上海的“吃货”买家,半夜里10分钟内就收到了猪肉干、鸡爪和鸭舌的零食礼包。
本报记者 胡晓晶
2 “说货”:微博讨论量高达20亿条
世界杯也成了近期中国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截止到7月14日,新浪微博上世界杯的总讨论量达到19.6亿条,相关微博的总阅读量达到297.5亿条,最高峰时网友每分钟发布超过37万条微博。
90后掌握“微博世界杯”
虽然世界杯仍是男性主导的运动,但参与决赛讨论的网友有54%都是女性,貌似德国“男模队”对女球迷的吸引力也不可小视。此外,在参与讨论的网友中,85.6%都是80后和90后,尤其90后的比例高达54.7%,首次在国际大赛评论中取代80后成功抢到“微博世界杯”。
谁是世界杯期间的“话题球队”?在全部64场比赛中,微博网友关注度最高的三场比赛全部和德国队有关,分别是小组赛里的德国VS葡萄牙、半决赛德国VS巴西、决赛德国VS阿根廷。谁是世界杯期间的“话题球星”?结果梅西还是不负众望。有意思的是,球星榜前十名中有4位球员所在的球队虽小组赛遭淘汰,但粉丝对他们的忠诚却并没有因此打折。
明星球员屡次“被玩坏”
和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相比,这次巴西世界杯的微博花样经更浓。除了赛事讨论外,网友们还找出众多“槽点”。其中,德国队主教练勒夫屡次被拍到挖鼻孔的画面,引来网友的“舌尖体”调侃;范佩西、奥乔亚、苏亚雷斯等明星球员也被网友晒在微博上恶搞,而C罗则成为悲情英雄的代表,“C罗不哭”进入微博热词前20名。
微博今年还首次发起了披国旗活动,吸引到667万网友的参与。最终,德国队获得196万人的支持抢到榜首,阿根廷、巴西则分别以101万和91万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世界杯也是有史以来参赛球员与中国网友互动最多的一次:荷兰中场斯内德在赛事期间发布了130多条微博,德国球星波多尔斯基和厄齐尔发布的原创微博也都超过40条……通过社交网络和世界一线球星互动,成为今年世界杯上中国球迷们在微博上最热衷的项目。 本报记者 胡晓晶
3 “猜货”:从大数据看出赛果?
随时随地用移动互联网,看比赛买彩票,成为今年世界杯上不少球迷的一大新乐子。有不完全统计显示:本届世界杯期间,我国竞彩足球游戏累计销售突破百亿元大关;而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我国竞猜彩票销量约为23亿元,只相当于今年巴西世界杯期间的首周销量相当。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足彩销量,互联网贡献了约七成的销售比例。除了中国竞彩网和500彩票网等行业元老,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
互联网介入竞彩业,最大变化在哪?往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竞彩经营公司通常被认为是掌握更多信息的渠道,他们会根据赛前获取的数据开出赔率,而赔率正是彩民下注最重要的参考数据。但今年,谷歌、百度、微软等互联网巨头在世界杯期间纷纷推出自己的预测性产品,不仅更容易被“小白”所理解(多为明确的百分比形式),而且准确性也不亚于彩票公司的预测结果。像百度16场淘汰赛就命中了15场,准确率高达93.75%。
互联网公司初来乍到,咋会成为世界杯的“章鱼帝”?实际上,国际上博彩业玩得也就是大数据:即靠一群精算师在赛前收集定量和定性的比赛消息,制定出最能反映赛果的赔率。定量的信息包括两队过往交战记录、主客场胜负平情况等统计数据,同时根据队伍状况、教练的战术人选、核心球员的伤病情况、裁判员过往执法记录等可能影响比赛结果的诸多要素建数学模型。
那么,这次互联网公司对世界杯的赛果预测怎么来呢?以百度为例,它主要是搜索了过去5年内全世界987支球队(含国家队和俱乐部队)的3.7万场比赛数据,同时与中国彩票网站乐彩网、欧洲必发指数数据供应商Spdex等建立数据合作,建立了一个囊括199972名球员和1.12亿条数据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结果预测。而微软也与百度类似,谷歌的预测数据则主要靠海量赛事数据以及基于主场的优势模型。
虽然各家采用的数据来源有出入,但总体来看,互联网公司的预测模型一方面基于球赛、球队等赛事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又整合了国际上传统博彩业的赔率数据。所以说,互联网是用大数据让原本的信息不对称性减弱了。这意味着,今年哪怕你是一个以前从不看球的“小白”,也不知道“赔率”“盘口”是啥意思,但并不影响你在手机上看了百度们的预测结果后,就能直接下注猜德国队是冠军;而以往,“小白”要想下对注,除非咨询专业彩民或者自己瞎猜。
业内普遍认为,彩民群体的年轻化趋势、互联网的高度渗透性加上彩票种类玩法的不断创新,保证了未来互联网彩票市场将持续增长。不过,互联网对竞彩行业的影响未来会有多深,到底是两者竞合,还是前者会干掉后者,现在还不好说。不如,到4年后俄罗斯世界杯,再看分晓。 思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