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的导盲犬、军警犬育训(下)
王璞
■ 2004年8月4日,安徽合肥公安在合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阅警仪式。图为史宾格警犬接受检阅
  ◆ 王璞

  培训合格的导盲犬就等待盲人领回家正式上岗了。不过在此之前,盲人和导盲犬先要在基地生活一个月,这是上岗前的试用期。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盲人要学会如何使用导盲犬,还要掌握犬的喂养和护理,细微到如何使用基地特制的梳子,早晚各为金毛梳理一次毛发,让金毛从此摘掉“纺织厂金厂长”的头衔。 

  如果盲人顺利通过培训,便可将花费12万元培训而成的导盲犬免费领走,否则,导盲犬只能继续等待合适的主人。王鑫告诉记者,“实际上,导盲犬同盲人的配对成功率在95%以上”。通常导盲犬能为盲人服务8-10年,直到年老退休。如果盲人不再有用犬需要,又愿意收留陪伴自己多年的小伙伴,导盲犬可继续留在盲人家里安度晚年。有时,导盲犬会返回基地,或者被送到志愿者家养老。 

  狼狗不是黑背,而是国产昆明犬

  和导盲犬的培育相比,想要成为一只合格的军警犬,有着更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中国直到1988年才有第一只“国产”军警犬昆明犬。 

  1950年,为了应对边防战斗,公安部边防局在北京筹备了军犬训练队,这也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军犬繁育基地北京军犬繁育训练基地的前身。三年后,第一批学员毕业,其中,十名来自西南的学员将训练队分配的十只种犬带回云南,又在云南和四川征集了20只土狼犬,成了培育昆明犬最初的犬源。战士们事后回忆,当时挑选的过程非常粗糙,只要是“立耳朵”的都被考虑。 

  经过了38年的选种培育,中国有了第一只自主研发的军警犬昆明犬。而它也正是我们俗称的“狼狗”,并不是人们误以为的德国牧羊犬黑背。之所以会将两者搞混,多因长相相近,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昆明犬的种源在血缘上与黑背有联系。 

  仔细观察,昆明犬与黑背在外形上的差别也很明显。和黑背相比,昆明犬终于“站”起来了——它的后胯不再像挂着重物一样往下坠,给人半蹲半坐的感觉,而是后腿和前腿一样长。黑背最不擅长的山路——后腿短导致重心后倾,缺乏耐力——成了昆明犬的长项,昆明犬甚至成为警察在山地办案时的首选,连续跑上十公里毫无压力。 

  这一特性在追捕悍匪周克华时派上了用场。2012年的一次搜捕任务在重庆,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派出了一只草黄品系的昆明犬。这只犬在长满灌木的山路上连续工作20个小时,跑了将近30公里。草黄品系是昆明犬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持续奔跑能力强,是追捕犯人的首选。 

  除此之外,昆明犬还分狼青、黑背品系。黑背系体形最大也最凶猛,警方常用它在云南边境搜捕毒贩。相比之下,狼青综合了不同品系的特点,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昆明犬。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军警犬的福地。中国近代第一次军犬引进就是在云南。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通过控制贵滇地区的军事装备限制当地的作战实力,当时任云南省省主席的龙云只能自己从国外引进武器,随之一起进入中国的就有军犬。 

  现在,昆明警犬基地也是目前中国四大警犬基地之一。另外三个警犬基地分别在南昌、南京和沈阳,南昌负责警犬的繁育和犬种保存,南京负责技术科研,沈阳负责警犬人才的培养。 

  在昆明犬出现前,中国军警犬的主要品种是黑背,多从国外引进。而出乎意料的,建国后最初的两次引进全部来自泰国,促成这一合作的是中国的毛驴。泰国在军犬训练方面一直很先进,军队有庞大的军犬训练中心,他们也更愿意用优良的军犬换中国擅长登山的毛驴。 

  1981年,中国接受了泰国军方赠送的20只纯种德国牧羊犬,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从外国引进军警犬。1990年,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迟浩田出访泰国,泰国军方又赠送了包括德国牧羊犬在内的30只优良犬种,并同意负责我军军犬训练的培训工作。从此之后,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的军警犬培训工作彻底恢复。 

  为什么有的警犬看起来很萌

  作为军警用犬,除了要执行护卫任务,还要搜毒、搜爆和刑侦。对搜寻犬的要求,除了嗅觉灵敏,对搜索物品有强烈的欲望外,因为常出入公开场合,性格要相对温顺,对人没有攻击性。 

  上面提到的杜宾和罗威纳不太适合,除此之外,我国七种警犬中的剩余五种比利时牧羊犬、德国牧羊犬、昆明犬、拉布拉多犬和史宾格犬都可作为搜寻犬。 

  比如,今年6月在北京地铁安检中首次上岗的搜油犬就是比利时牧羊犬。这种犬身材适中,嗅觉灵敏,服从性强,最重要的是兴奋度非常高。到今年年底,类似的搜油犬会增加到20只,负责中心区地铁站、公交枢纽、APEC峰会等反恐安检工作。与之类似的是搜爆犬,它们的搜寻范围扩大到一切易燃易爆物品。最常见的搜爆犬是史宾格犬,它的嗅觉是人类的26倍。史宾格犬是警用犬中体形最小的,它性格温顺,愿意与人亲近,常被用作封闭空间如地铁内的搜寻。 

  狗狗灵敏的嗅觉还被用作搜寻人的气味,有时用作犯罪嫌疑人的搜捕,有时是被困人员的搜救。只要是鼻子灵敏、状态兴奋的狗狗原则上都可以培训成搜寻犬,我国最常见的是比利时牧羊犬、拉布拉多和史宾格犬。 

  搜救被困人员和搜寻犯人不同,狗狗的鼻子有朝“上”和朝“下”的区别。搜寻被困人员时,犬通常鼻子朝上,可根据空气中的味道,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直到2001年4月27日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中国才成立第一支搜索犬分队。分队由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和比利时牧羊犬共13只组成,是中国第一批搜救犬。

  摘自《壹读》2014年第14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7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线路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中国的导盲犬、军警犬育训(下)
闷与狂
朱家湾往事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4中国的导盲犬、军警犬育训(下) 2014-08-19 2 2014年08月19日 星期二